|溫習|如何創造情緒的友善循環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你最近一次被擾動心情是什麼時候?
發生了什麼事呢?你知道原因嗎?

每天睜開眼,我們就開始接收資訊、處理來到眼前的事、跟不同人互動,甚至到睡前都需要規劃接下來的待辦清單,目光焦點總是在外,很少有空檔讓我們停下來往內看,久而久之情緒也變成了自動化反應。

情緒調節不只是教練的必修功課,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影響生活品質的重要能力。在上週如光公益活動「情緒調節」中,Tina 老師從「情緒四它(覺察它、面對它、梳理它、擺著它)」著手,帶著大家有次序地與自己的情緒共處。

情緒存在整個系統裡,從大環境的波動紛爭,到家人的互動都會牽引著我們,不只是在個人當中,也在家庭當中、在國家當中、在地球當中。

身為專業教練的路上,一定要瞭解客戶所處環境文化跟趨勢話題,了解大家在意什麼,顯現在哪些影響層次上。

「我是不是被影響了?」
「我的客戶是不是被影響了?」

先從自身覺察開始,調頻自己,進而支持到整個場域與教練會談過程。

Tina 邀請我們透過連續追問「什麼原因」,深挖引發情緒的核心,自己當天接連幾件因「豬隊友」而起的事發生,一層層疊上去,明顯感覺自己累加的煩躁,剛好趁著公益活動來梳理:

🗣️是什麼原因被豬隊友引發煩躁?
📢認為不應該發生的失誤卻出現,增加了自己的負擔。

🗣️是什麼原因增加負擔會讓我煩躁?
📢因為我認為每個人都該對自己負責,我不想過度承擔。

🗣️是什麼原因讓我不想過度承擔呢?
📢我想過自己的人生,做喜歡的事。

在感覺跟描述原因的時候,也想起自己同樣造成疏忽過失,成了別人的豬隊友,所以情緒也許來自於不接受這部分的自己。

看見了這些,當下次事件發生時,我可以做什麼呢?
💡失誤多少都會有,尤其面對不熟悉的事情時,先放下「不該有失誤」的期待。
💡意識到原本的焦躁來自於連串情緒的累積,所以在心裡設定節點,提醒自己「當下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的焦點在哪裡?」在事件發生時立即處理,避免情緒累積擴大。
💡給予自己與他人「即使在簡單小事上也會犯錯」的空間

雖然以上描述的覺察與啟發看似流暢,遇到了不同的教練客戶與情境時,原以為簡單的「什麼原因」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好幾位學友回饋,練習中很難問下去,也許是不確定最關鍵的訊息是什麼;也許是發現開始繞迴圈;也許是問的方向讓焦點向外。很考驗著傾聽跟抓取資訊的能力。

走到後來發現,原來有時也可以將情緒先擺著觀望,等待它靜靜發酵,時機成熟了自然能找到調節的流動。成為「情緒五它(覺察它、面對它、梳理它、調節它、謝謝它)」完整了循環與我們內在的圓滿。

好期待接下來在情緒智慧課裡,繼續跟同學們紮實演練。當我們把自己顧好了,就能擴散影響到整個環境系統的穩定,一點一滴匯聚成和平的力量🙏

「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
模組一:自我情緒覺察與管理

  • 單元一:開學與建立學習合約
  • 單元二:如何活出我的生命狀態?
  • 單元三:情緒/感受/身理狀況如何影響了我的教練服務與生活?
  • 單元四:恢復力如何支持我更好的管理個人情緒並合宜地回應客戶?
  • 單元五:身為教練,我的潛能,盲點與機會是什麼?在哪裡?
  • 單元六:如何有覺察的設定界線,以增進我的內在力量?
  • 單元七:如何探索超越現況的思維與行為模式?
  • 單元八:如何釋放壓力並提高個人在教練服務與生活方面的敏捷力?
  • 單元九:如何持續把有覺察,幸福與願景的生命活出來?
  • 單元十:我要如何為自己慶祝這個旅程?如何應用所學在我的教練服務?

「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
模組二:教練與客戶的人際社群覺察,反思與發展

  • 單元一:開學與建立學習合約
  • 單元二: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
  • 單元三:如何更好覺察團體/團隊/社群的動能與氛圍?
  • 單元四:目前我工作與生活方面的人脈關係,現況如何?
  • 單元五:如何建立並提升生活,工作與社群的當中的關係?
  • 單元六:如何在生命與社群中,激勵我自己和他人?
  • 單元七:如何把價值觀活出來並發揮在生命與社群當中的影響力?
  • 單元八:衝突的背後有什麼需要與期待?如何化解衝突?
  • 單元九:如何成為生命與社群中的改變因數並引領改變?
  • 單元十:我要如何為自己慶祝這個旅程?如何應用所學在我的教練服務?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溫習|學習是持續堆疊的現在進行式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2022 年如光教練學院第一場公益活動「情緒覺察」,開場由 Ena 教練帶領大家靜心與情緒回顧,再由 Tina 教練一一打開百寶箱,讓大家體驗各種協助情緒覺察的工具,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繼續紮穩馬步練基本功。

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變化越來越敏銳,能夠細緻描述時,也會同步增進理解與推敲客戶脈絡狀態的能力,進而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開啟更深更廣的探索之路。

道理懂歸懂,要如何開始呢?Tina 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先從自己身上工作,練習紀錄情緒日記,看見高低起伏的變化;觀察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例如家人、伴侶)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看清楚情緒起伏的觸發點與背後脈絡。

於是,從「我沒什麼感覺」到「我在生氣、我超級生氣、我氣炸了」到「我的生氣混雜著力不從心的無力感,以及長久以來過度承擔某些事的忿忿不平」,從描述的變化中,也反應了我們內在的觀察樣貌。

那麼許多教練們關注的,與客戶一起工作的部分,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呢?Tina 提醒別輕易被客戶的情緒詞彙買單,而是順著詞彙去理解他是怎麼想、怎麼感受、怎麼定義、背後需要被滿足或沒被滿足的是什麼……合宜的情緒表現,會因為每個人有所不同。探索屬於他的樣子是什麼,讓客戶解讀他自己,看清楚自己,並決定前進的方向。

雖然如何跟客戶工作,是我們在教練基礎必修課程就學習到的,但我們似乎需要反覆地用聚光燈照亮這塊,才能更完善地落實到教練對談中。

正如有位同學發問,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緒敏銳度,問完之後某些點突然串連起來了!恍然大悟想起,那不就是曾經在情緒智慧課中做過的練習嗎?只需要用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有系統地讓我們探索自己的價值觀、情緒觸發點、與反應模式。

最快的進步方式,就是每天好好踏穩每一步。

當我們穩定好自己,不容易被客戶的情緒攪動,就能與客戶保持漂亮的共舞狀態。舞蹈可以輕柔、可以激烈,而我們知道自己當下的舞步為何變換、如何變幻。

對於教練,清楚內觀到自己的什麼情緒被客戶以及客戶的議題擾動,是抱持中正教練狀態的重要前提。這種內觀非常精微,如果經過持續且有意識的系統性訓練,無論是對教練本身、對客戶,乃至於人生的重要關係,都會有根本性的影響。

公益活動的時間短暫,深入探索個人的空間有限,如果想要更細膩地認識自己,透過更多百寶箱工具,挖掘出情緒背後的層層寶藏,誠摯邀請您來參加三月份即將開課的「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你會發現,即使不舒服的情緒背後,也藏著愛喔。


「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
模組一:自我情緒覺察與管理

  • 單元一:開學與建立學習合約
  • 單元二:如何活出我的生命狀態?
  • 單元三:情緒/感受/身理狀況如何影響了我的教練服務與生活?
  • 單元四:恢復力如何支持我更好的管理個人情緒並合宜地回應客戶?
  • 單元五:身為教練,我的潛能,盲點與機會是什麼?在哪裡?
  • 單元六:如何有覺察的設定界線,以增進我的內在力量?
  • 單元七:如何探索超越現況的思維與行為模式?
  • 單元八:如何釋放壓力並提高個人在教練服務與生活方面的敏捷力?
  • 單元九:如何持續把有覺察,幸福與願景的生命活出來?
  • 單元十:我要如何為自己慶祝這個旅程?如何應用所學在我的教練服務?

「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
模組二:教練與客戶的人際社群覺察,反思與發展

  • 單元一:開學與建立學習合約
  • 單元二: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
  • 單元三:如何更好覺察團體/團隊/社群的動能與氛圍?
  • 單元四:目前我工作與生活方面的人脈關係,現況如何?
  • 單元五:如何建立並提升生活,工作與社群的當中的關係?
  • 單元六:如何在生命與社群中,激勵我自己和他人?
  • 單元七:如何把價值觀活出來並發揮在生命與社群當中的影響力?
  • 單元八:衝突的背後有什麼需要與期待?如何化解衝突?
  • 單元九:如何成為生命與社群中的改變因數並引領改變?
  • 單元十:我要如何為自己慶祝這個旅程?如何應用所學在我的教練服務?
Photo by Andriyko Podilnyk on Unsplash

2022年 2-4月公益活動介紹

對於初學教練的夥伴們,能夠在進行教練對話的同時,留意並處理到「客戶的情緒」和「教練自身情緒」這些部分似乎相對挑戰。教練基礎必修課程中,我們談了幾個教練基礎技能和 GROW Model,其中哪些與情緒有關?初入門時,怎麼幫助自己擁有覺察情緒的基本功?有哪些訊息可以留意? 如何在教練對話中,有意識且「心中有數」地進階呢?

此外,教練與客戶的情緒覺察與管理這類的內容,對於資深教練,亦是必修課。這些內容在 4 月 19 日開學的「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48 CCEUs)」當中的「模組一:教練與客戶的個人情緒覺察,反思與發展(20CC + 4RD)」裡面會仔細探討。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5):情緒覺察

活動日期|2/16(三) 19:30-21:30

活動報導

【🌳 (25)公益活動】
我們會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如何開始更好的覺察自己的情緒與狀態?也會聊聊,情緒在教練對話中的重要性,以至於,我們可以如何更好地覺察客戶的情緒狀態?協助客戶進一步探索情緒帶來的禮物或洞察?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6):情緒調節

活動日期|3/08(二) 19:30-21:30

活動報導

【🌳 (26)公益活動】
我們會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在教練對話當中,教練會不會有情緒?通常是什麼原因引發教練的情緒或感受?教練自身的情緒,如何影響了我們的教練狀態?然後,我們可以聊聊,當教練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之後,該怎麼辦呢?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7):Ruya的 MCC 之路

活動日期|4/06(三) 19:30-21:30

按此報名

【🌳 (27)公益活動】
2022年,與春天的腳步一起到來,有個值得慶祝的好消息想跟大家分享,學院榮譽副院長 Ruya 教練取得 ICF 國際教練聯合會 MCC 的資格囉!

這個好消息不僅是對 Ruya 教練個人的專業肯定,也代表學院的根基更紮實,能提供每位教練路上的學友們,更全面的養分與資源,協助這座森林長出更多 ACC、PCC 與 MCC 教練……,陪伴每棵教練樹,從基礎先修(向下紮根、向上發芽🌱)、到核心能力(強健主要樹幹)、到情緒智慧(持續內修樹根、開始枝繁葉茂)、到輔導(修剪枝葉、預備結果)、到督導(內在整理、樹根深扎大地),直到長成一棵可以獨立陪伴客戶擋風遮雨的大樹……

我們想邀請更多朋友一同慶祝這個美好時刻,如光教練學院四月份的公益活動,將邀請 Ruya 教練與 Tina 教練一起和大家聊聊天,談 Ruya 成為 MCC 的旅途風景,談 Tina 心中的藍圖,她們為何選擇同行,以及未來的如光森林如何滋養身為教練的你……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8):POY® 的應用(穀雨.滋潤)

活動日期|4/20(三) 19:30-21:30

按此報名

2011年在上海居住時,我向一位畫家朋友學《無筆作畫》,只用水跟顏料,不使用任何其他道具。跟她學習一年之後,我便開始運用畫畫作個人教練和團隊教練,還設計《能量恢復力工作坊 Sustainable Energy Management with Resilience 》,運用無筆作畫、深度對話、向內探索、遊戲等方式,幫助學員看見自己,進而活出自己想要的最佳狀態。

當時就想著,可不可能有一天,我用自己的畫畫作品出一套卡片,設計一套流程應用我的卡片在教練或引導的服務裡?因為我發現在作畫以及解讀作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為教練對話提供一種不同的視野與效果,還可以進一步「推進」對話的深度、幫助客戶向內看見一些未曾發現過的體悟。當客戶透過自己作品,觀察它然後說出自己的故事,相對於直接分享,客戶在第一種情境裡的狀態比較客觀且安定。然後,這件事情就一直放在我心上。

2019年我參加了 Points of You® 認證系統,我想知道,圖像與教練之間到底可以產生什麼樣的火花?是不是和我 7年前想像的一樣?然後我發現,POY 整個場域的布置與要求,還有引導的精神與方式,與我設計的《能量恢復力工作坊》高度相似,需要很多自然與五感元素,讓學員在放鬆中逐漸深入產生更多的自我覺察。POY 旅程是一個向內探索之旅,在獲得認證的同時,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更深的看見自己、釋放自己並接納自己;最後你可以用自己經歷過的方式,去服務你身邊的人。歡迎您來體驗我體驗過的,感覺很美好。

【🌳 (28)公益活動】
4/20 日適逢二十四節氣的「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讓我們一起用 Points of You® 來想想,要如何用滋潤的方式活出我們的最佳狀態?

Photo by Duy Pham on Unsplash

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益處

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情緒智慧 EI 為企業組織帶來的益處

經研究證實,情緒智慧可以增加個人與組織的獲利能力,不僅個人工作績效大幅提升,企業也會擁有更成功的招聘與更高的生產力。誠如之前所提及,我們現在可以針對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來進行情緒智慧測評。曾經有一家跨國諮詢公司的合作夥伴,經過 EI 測評後,得分較高者 (高於平均值) 的帳戶比其他合作夥伴高出 120 億美元的利潤,達到 139% 的增量收益,這是一個獲利能力的例子。

另外,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 的金融服務安排一組人員接受情緒智慧訓練,比起未經過情緒智慧訓練者,這些人在經過培訓之後的人壽保險銷售額提高 20%。換言之,對他人情緒敏感 (高EI) 者也會增加 20% 獲利,而高 EI 經理人的離職率,比起低 EI 的經理人也減少四成。

法國巴黎萊雅 (L’OREAL) 美容護膚品牌,也開始選擇有特定情緒智慧能力者來擔任銷售代理的職務,他們個人的一年業績與同儕相比超過 9萬美元,同時也讓該公司第一年淨收入成長約 250 萬美元。接下來是美國空軍招聘人員的例子。美國國會審計調查處 (GAO) 報告,美國空軍決定在招聘過程中,開始使用情緒智慧測評工具。他們發現新聘人才經過訓練後情緒智慧提升,成功留任的數量比起非此方式訓練的人員會多出三倍以上,這樣的招聘結果讓美國聯邦政府 (Federal US Government) 第一年計畫節省 300 萬美元經費;因此,聯邦政府也開始使用情緒智慧測評。

科學/健康/醫療案例

上述列舉的企業案例,可能與你有關、也可能無關,完全取決於你和客戶之間,以及你從事的工作所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若是以教練的立場來看,你服務的物件可能是高階主管或是一般工作者,討論的事情可能與你有關、也可能無關。不過,接下來我們會進行到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情緒智慧在科學/健康/醫療上的案例,幫助你更瞭解情緒智慧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關於「憤怒」情緒會引發的健康問題。根據 1988 年「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 歷時約三至七年的一項研究指出:易怒者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是健康者的 2 倍;已患心臟疾病者,若是常處於憤怒的情緒,會導致心臟病復發的風險增加 7 倍。

此外,「敵意」是與「憤怒」有關,它涉及到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是個人觀看世界和其他人的一種態度。美國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研究公共衛生的醫學生,在 1997 年《美國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刊載一份長達 25年的追蹤研究報告:具有較高敵意分數者,比起溫和分數者,會多出將近 5 倍以上的心臟病死亡率。

另外,心理學家已確定影響健康的三大負面情緒為:一是憤怒與敵意,二是恐懼與焦慮,三是悲傷與憂鬱。若是教練服務的客戶有低能量情緒方面的問題,建議教練偕同客戶與專業心理治療師一起工作,以幫助他們繼續向前發展並克服問題。

在現今繁忙的社會,許多人時常會感到「焦慮」,而焦慮會引發的一些症狀如:擔心、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緊張……等。2000年《行為醫學總覽》(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期刊中,發表一項超過四萬人參加的研究:探討焦慮與心臟疾病的關聯性,該研究指出,高度焦慮者與較低度焦慮者相比,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會高出2 至 7 倍。

接下來談談「憂鬱症」問題。1999 年《美國心臟協會迴圈期刊》(Circul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中刊載,超過兩萬五千人參加為期四十年的長期研究;研究人員指出:憂鬱症會導致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2 至 4 倍。最後是「壓力」問題。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 (Harvard Medical School) 研究表示:高達 80% 的病患來求診,主要病因是由壓力相關因素所引起的,人們生活在高壓力環境之下,比起沒有在長期壓力環境下的人,將會超出 4 倍機會死於心臟病發作或是中風。

其他長期研究顯示,例如,配偶過世、失去工作、搬家,以及壓力較大的生活事件,都會導致人們身體脆弱或是更容易生病;若是我們長期在壓力的情緒中,更會加速潛在病情的惡化、死亡率提升。1996 年《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研究指出:結婚的一百萬人當中,有部分人士在 35 歲至 84 歲階段失去配偶,追蹤五年之後,發現寡婦比同年齡非喪偶婦女多出 6% 的死亡率;另外鰥夫比非喪偶男性多出 17% 以上的死亡率。

情緒智慧管理的關鍵:常保正能量情緒

一個人的健康會出問題是和許多因素有關,若是生活中常帶著「負能量」情緒,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相反地,若是用「積極」的情緒來面對事情,我們就會愈活愈健康。

當人面臨逃逸或是處於戰鬥的情況下,身體會自然出現反應並釋放出「皮質醇」(Cortisol),也就是「壓力荷爾蒙」;這是一種由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許你曾在商品廣告中耳聞,不同的飲食和減肥補充劑,可以抵消皮質醇和壓力的影響;但實際上這些廣告商品會讓我們皮質醇提升血糖水準,反而導致骨質流失、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皮膚的修復與再生能力;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對於這種不確實的廣告不該採信,我們應該要有所警覺。

如果當我們一直處於負能量的情緒中,人體就會不斷釋放出「皮質醇」,時間長達 6 至 8 小時,連帶著也會抑制「脫氫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 的釋放,它被稱為所有類固醇之母,或是 DHEA 青春激素、生命力激素、更年益等。

相反地,若是處在正能量情緒中,我們的情緒感覺到的是感謝、讚賞等,心律圖表呈現的「心率變異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就會更加順暢,或稱「心率變異度分析」,它是一種量測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程度的方法。

處在正能量情緒中,我們的身體自然會釋放「脫氫表雄酮」(DHEA),它會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骨骼生長、建立肌肉品質、增強記憶、抵抗老齡化等;重要的是,它會刺激你思維的清晰,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活力素,也是最需要的是一種情緒狀態。

教練們與客戶合作,就是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愈來愈能意識到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並且能夠減輕壓力,讓「脫氫表雄酮」(DHEA) 增加,避免產生皮質醇;如此一來,他們的自身免疫力就會提升,也會減少罹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等;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減緩疾病的惡化,也會有較長的壽命。我們認為「情緒智慧」的重要性就在於此,它可以説明教練自身與客戶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與更圓滿。

歡迎各位閱讀其他相關文章

☆☆ 請參考文章《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是什麼》,當中會說明情緒智慧與人際關係的關係,還有情緒智慧的演進與發展。

☆☆ 請參考文章《情緒智慧 EI如何影響教練與客戶?》,當中會分享教練與客戶都需要練習並提升社群與情緒智慧的原因與益處。

Photo by Naassom Azevedo on Unsplash

本文引用的資料來源:《領導力的突破: 情緒智慧教練》(EQ Coaching for Leaders),2013年出版,豐悅國際專業教練(股)公司.  作者:蘿拉・貝斯登博士 (Dr. Laura Belsten). 譯者群: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成樹傑、黃仁勇、陳世明

與情緒有關的教練核心能力

2019年 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當中,有幾條與「情緒」有關的描述如下:

(二) 體現教練心態
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
2-6:發展並維持能力以管理並調節自我情緒

(五) 維持臨在狀態 (維持當下感) 
Maintains Presence
5-3: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
5-4: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

(六) 積極聆聽 Listens Actively
6-4:留意,覺察以及進一步探尋客戶的情緒,能量的轉變,非語言訊息或者其他值得關注的行為。
6-5:整合客戶的用字遣詞,語氣語調和身體語言,來明確客戶陳述內容的整體意義。
6-6:留意客戶在會談過程中的行為以及情緒的改變,以識別出主題與模式。

(七) 喚起覺察 Evokes Awareness
7-8:説明客戶識別影響他「目前與未來」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或情緒模式」等因素。

今天聊的話題涉及“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點擊藍字可獲取全文)之二「體現教練心態」中與“情緒”有關的內容。除了以文會友以及視頻、公益活動等各種可能的形式分享感悟和發現支持教練們精進之外,如光教練學院還專門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以支援教練們持續及系統地成長的需要,詳情歡迎點開藍字連結取閱:

1.教練與客戶的覺察、反思與發展系列~情緒覺察與管理在教練中的重要作用

2.ICF新版核心能力精修秋季班

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是什麼?

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

Photo by Bart LaRue on Unsplash

與情緒有關的教練核心能力
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當中,有幾條與「情緒」有關的描述如下:

(二) 體現教練心態
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
2-6:發展並維持能力以管理並調節自我情緒

(五) 維持臨在狀態 (維持當下感) 
Maintains Presence
5-3: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
5-4: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

(六) 積極聆聽 Listens Actively
6-4:留意,覺察以及進一步探尋客戶的情緒,能量的轉變,非語言訊息或者其他值得關注的行為。
6-5:整合客戶的用字遣詞,語氣語調和身體語言,來明確客戶陳述內容的整體意義。
6-6:留意客戶在會談過程中的行為以及情緒的改變,以識別出主題與模式。

(七) 喚起覺察 Evokes Awareness
7-8:説明客戶識別影響他「目前與未來」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或情緒模式」等因素。

今天聊的話題涉及“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點擊藍字可獲取全文)之二體現教練心態中與“情緒”有關的內容。除了以文會友以及視頻、公益活動等各種可能的形式分享感悟和發現支持教練們精進之外,如光教練學院還專門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以支援教練們持續及系統地成長的需要,詳情歡迎點開藍字連結取閱:

1.教練與客戶的覺察、反思與發展系列——情緒覺察與管理在教練中的重要作用

2.ICF新版核心能力精修秋季班

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什麼?

為了確保我們對於「情緒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EI) 有共同認知,讓我們先來定義它。「情緒智慧」是一個自我情緒察覺的能力,可以對他人的情緒產生察覺 (瞭解其他人),讓我們能夠做好自我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管理;它是一種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重要能力。「情緒智慧」可以幫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與圓滿。


情緒智慧 EI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情緒智慧可以幫助我們與其他人建立各種關係,比方說溫暖的、冷漠的、疏離的……等關係;或是激發我們把熱情活出來,而不是虛度人生。它也可以決定我們是否能與他人順利共事、他人是否被我們的正向情緒所吸引;或是相反地,讓我們因陷入自己的情緒泥淖,以至於讓別人不想靠近我們;或者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想與他人共處或共事。有意識並察覺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所發生的「機遇與挑戰」,這就是善用情緒智慧的最佳例證。情緒智慧使我們知道,生活面臨這些挑戰時,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同時進而理解情緒的挑戰「高過於」生活的挑戰。


情緒智慧 EI 的起源

  • 多元智慧論 (MI) 問世

早在 20 世紀初,智力商數 (IQ) 相關的研究已被學者與研究人員提出,各種不同的 IQ 資訊接踵而來,如 IQ 的試驗、開發、測驗……等,其主要焦點是以語言、邏輯、數學推理為主。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之前,很少有人針對情緒智慧或任何其他形式智慧做研究,直到 1983 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迦納 (Howard Gardner) 提出其研究將近 20 年之久的「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s,MI) 理論,引起全世界 (包括教育界、心理學界) 的熱烈迴響。相關出版著作有:《智力架構:多元智能論》(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再建多元智慧─ 21 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等書。

在《智力架構》一書中發表的「多元智慧論」,強化了迦納對人類認知的跨文化觀點。他提出,人類的智慧可分為認識世界的八種認知架構,根據不同群體的個別差異匯出八種性質不同的智慧。首先談到「語文智慧」(如記者、詩人、演說家);其次是「邏輯-數學智慧」(如科學家、數學家、工程師);然後是「空間智能」(如飛行員、工程師、雕塑家),正如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能將一塊純白的大理石雕刻成一尊「大衛像」;再來是「肢體-動覺智能」(如外科醫師、舞蹈家、運動員),比方說參加奧運比賽的滑雪項目選手,金牌與銀牌之間的落差,有時就僅在於百分之一秒。

此外還介紹了音樂智慧 (如作曲家、樂評人、善於感知的聽眾),如果你坐下來聆聽古典主義音樂家莫劄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和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的音樂作品,你就會理解他們擁有偉大的音樂天賦、才華和智慧;再來是「人際智能」(如政治家、社會工作者、教師);「內省智能」(如神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 最後是「自然觀察者智能」(如農夫、生態學家、植物學家)。


Photo by Sharon Pittaway on Unsplash

  • 霍華德・迦納 (Howard Gardner) 的八種智能

1996 年三位美國教師琳達・坎伯 (Linda Campbell)、布魯斯・坎伯 (Bruce Campbell)、笛・狄更生 (Dee Dickinson),將迦納的「多元智慧論」引進教學策略中,學生在學習上獲得許多成功的突破。在三人合著的《多元智慧的教與學》(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一書中,摘錄其迦納的八種智慧簡介如下:

1. 語文智能 (Linguistic Intelligence):包含用文字思考、語言表達和欣賞語言深奧意義的能力。

2. 邏輯-數學智慧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使人能夠計算、量化、考慮命題和假設,而且能夠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

3. 空間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讓人有能力以三度空間的方式來思考,使人知覺到外在和內在的影像,也能重現、轉變、修飾心像;不但可以在空間中從容的遊走,還可以隨心所欲地操弄物件的位置,更能產生或解讀圖形的訊息。

4. 肢體-動覺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使人能巧妙處理物體和調整身體的技能,善於支配自己身體的能力。

5. 音樂智慧 (Musical Intelligence):對音準、旋律、節奏、和音質等,有很敏銳的能力。

6. 人際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善解人意,與人有效交往的能力。

7. 內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有關如何建構正確自我知覺的能力,並能善用這些知識來計畫和導引自己的人生。

8.自然觀察者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型態,辨認並分類物體,且能洞悉自然的或人造的系統。

迦納強調人的智慧不該侷限在多元智慧論中,每一種智慧底下都還會有次智慧;他將人際智能與內省智能涵蓋在「與人關聯」(Person Related) 的智慧中,它反映著一套強力的均衡組合,使得多元智慧論呈現出另一種更寬廣的面向。

如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 (Socrates) 曾說:「認識你自己」,這句話代表著他對希臘哲學及美學的看法,不以自然為本源,而是以靈魂為本。「認識你自己」並不是認識人的外貌和軀體,而是認識靈魂。靈魂中最接近神聖的部份是理性,理性是靈魂的本質,蘇格拉底從理性出發,探討萬物存在的原因,追求概念的普遍性。


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發展

在 20 世紀90年代,1994 年出身于美國新罕布夏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的約翰・梅耶 (John Mayer) 和畢業于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的彼得・沙洛維 (Peter Salovey),他們出版一系列關於情緒智慧的文章、研究出情緒智慧的理論。1998 年以色列心理學家魯芬・巴昂 (Reuven Bar-On) 創造「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EQ) 一詞,他是第一位真正使用這個詞彙的人。

1995 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科普作家丹尼爾・高德曼 (Daniel Goleman) 出版廣受歡迎的《EQ》情緒智能書籍,將「情商」的概念帶進學術界,在全世界廣為流傳; 同時他的作品迅速成為國際暢銷書,情緒智慧的概念被世人、大眾媒體普遍接受,「EQ」還被獲選放在《時代》(Time) 雜誌封面。

緊接著其他相關書籍陸續問世,讀者群聚焦在企業界的管理人士,如羅伯特・庫珀 (Robert Cooper) 的著作《EQ 測驗書:你的 EQ 及格嗎?》(Executive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以及丹尼爾・高德曼的《情商實務》(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一書。


瞭解情緒智慧 EI之後

即便閱讀完關於情緒智慧 (EI) 的起源與發展脈絡,以及相關研究之後,談到有關情緒智慧 EI主題時,有些讀者都會投以一種不完全同意的眼光;曾經有位高階主管問:「在談情緒智慧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如何做到理性與感性兼顧?」也會有讀者提出:「為何我們要如此重視情緒智慧 EI ?」……等問題。


歡迎各位繼續閱讀學院即將發佈的文章:

☆☆ 請參考即將發佈的下一篇文章《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益處》,當中會舉出運用情緒智慧的實際企業案例,還有近幾年的醫學研究成果來進一步說明。

☆☆ 請參考已發佈的文章《情緒智慧 EI 如何影響教練與客戶?》(點擊藍字閱讀),當中會分享教練與客戶都需要練習並提升社群與情緒智慧的原因與益處。


本文引用的資料來源:《領導力的突破: 情緒智慧教練》(EQ Coaching for Leaders),2013年出版,豐悅國際專業教練(股)公司.  作者:蘿拉・貝斯登博士 (Dr. Laura Belsten). 譯者群: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成樹傑、黃仁勇、陳世明


社群與情緒智慧如何影響教練與客戶

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

今天聊的話題涉及“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之二體現教練心態中與“情緒”有關的內容。除了以文會友以及視頻、公益活動等各種可能的形式分享感悟和發現支持教練們精進之外,如光教練學院還專門開設了相應的課程“教練與客戶的覺察、反思與發展系列”,以支援教練們持續及系統地成長的需要,詳情歡迎點開藍綠字連結取閱。

Photo by Laura Ockel on Unsplash

前言

我曾經以為自己的「社群與情緒智慧 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I)」很好,因為我不喜歡與人衝突,也不太會隨便發脾氣,就是一個大家覺得隨和好相處的人。直到學習持續提升社群與情緒智慧的過程當中,我才發現其實在「社群與情緒智慧 SEI」的四個象限裡面,也就是在「自我情緒覺察」、「自我情緒管理」、「社群與組織覺察」、「關係與人脈管理」四個面向當中,我個人的「自我情緒覺察」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被發展。

怎麼說呢?當時的我雖然可以意識到自己有情緒,但是沒有養成習慣明確地描述自己的狀態、情緒或感受,也不太知道或深究這些情緒與感受來自於哪裡?我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整理它們,也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和看見,為什麼我會浮現這些情緒與感受?只是習慣很快地努力恢復平靜,把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收斂起來,然後繼續面對生活與工作當中的大小挑戰,我就自己以為自己的社群與情緒智慧非常好,後來發現真是誤會大了。


情緒會累積並反應在身體

那其實不是一個正確的自我情緒覺察方式。用一個比喻來說,我只是把所有感受跟情緒,收在心底一個小抽屜裡,我也忽略了當時的情緒與感受所帶來的身理反應,最後才發現,其實我的身體都記得,它們都存留在我身體裡面。抑制的情緒一直累積一段時間之後,「後座力」就會顯現在兩個方面:(1) 某一刻再也壓抑不住,所有的感受跟情緒都如火山爆炸般的宣洩出來,或者 (2) 直接在身體健康方面產生一些症狀,例如:免疫系統失調、婦科系統失調、身體緊繃酸痛、心律不整、失眠、食欲不振、感冒或拉肚子等等。

《黃帝內經》說: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悲)、腎在志為恐。中醫認為情緒失調直接損害內在臟腑,故稱「內傷七情」。七情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產生各種情緒很正常,但某種情緒持續時間過長,或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就會影響健康,甚至引發一些疾病。

印象中我情緒壓力最大的時候,是在事務所工作,記得有超過半年之久;每個月我都要去醫院報到2至3次,有時候是感冒超過兩個月、有時候是泌尿系統發炎、或者是婦科系統發炎,一直無法根治痊癒,不僅感到非常困擾之外,我還責備自己沒有把自己照顧好,就認真吃藥、吃補品。殊不知,自己不覺得也不明白,根本的原因是:我忽略自己的心理需要,沒有給我的情緒與感受一個好出口。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自己其實不是真地明白所謂有良好的「情緒自我覺察與管理」是什麼意思。我以前習慣先把情緒收斂起來,倒也不是故意忽略或忘記它們,單純想著時間一久就會過去、就會淡化、就會好。結果就是,這些情緒會累積並反應在上段敘述的身體健康狀況,後來它們還更直接地反應在我的心理健康狀況。我曾經坐在印尼宿舍的床上,沒來由地像小寶寶一樣哭的上氣不接下氣,足足哭了兩個小時之久,哭累了、發洩完了才慢慢平息。

因為都經歷過了才明白什麼是正確的「自我情緒覺察與管理」方式,首先建立自我覺察與反思的習慣,進而採取行動照顧自己的情緒與需要,這些都需要長期地持續練習。

起點可以是,瞭解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有意識地把自己重視的價值觀與信念活出來;其次是,養成習慣創造時間跟空間給自己,去看見、體會並梳理那些情緒或感受被觸發的瞬間,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我當時在意什麼?我需要什麼?我有什麼期待沒有被滿足?所以我會有這樣的反應?而我那時衝動的反應,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如果重新來過,我會想要如何回應?

Photo by Brock Wegner on Unsplash

情緒如何影響教練狀態?

另一個有關情緒的覺察是來自於我的工作;參考 2019年 10月新版教練核心能力當中有關情緒的描述,在成為專業教練的這條路上,我個人花最多時間鍛鍊的是以下三項:

(五) 維持臨在狀態 (維持當下感) 
Maintains Presence
5-3: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
5-4: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

(七) 喚起覺察  Evokes Awareness
7-8:幫助客戶識別影響他「目前與未來」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或情緒模式」等因素。


我天生比較感性,在教練方面的優勢是可以很快看見或感受客戶的情緒,也比較容易共情、同理客戶;然而,當我沒有保持適度良好的距離,我的優勢就變成盲點;用跳舞來比喻,常常不小心進入了客戶的範圍,踩到客戶的腳,這支雙人舞就跳不起來了。取得 ICF PCC 認證教練時,我還是容易同理心氾濫;當我失去鏡子的功能,無法乾淨地反映客戶的狀態與情緒,也就會失去機會幫助客戶識別那些影響他「目前與未來」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或情緒模式」等因素。

在「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還有「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這兩方面,我個人主要經歷過四種情況:

(1) 當客戶表現得很脆弱無助,發出求救訊號要教練提供建議或經驗,我很容易上鉤、啟動「救人模式」,不小心就從教練變成了輔導老師或顧問,提供解決方案然後失去平等的教練夥伴關係。

(2) 很容易被客戶的情緒打動,然後掉進客戶的故事裡,跟著客戶一起傷心、生氣、無奈或沮喪,同理心一個不小心就滑過去變成了同情心,因為沒有保持良好適當的距離,而失去機會看見客戶模式或與客戶直接溝通。

(3) 因為客戶帶進來的議題,引發了自身過往類似經驗的回憶、情緒、感受或身體反應,被自己內在思緒干擾,無法專注與客戶同在,因而斷了與客戶的連結,好奇與聆聽能力下降,無法協助客戶探索情緒背後的需要或期待。

(4) 有時候,因為擔心自己又掉進客戶的情緒或故事裡,特別提醒自己,有意識地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告訴自己要理性、理性、再理性,然後感性功能不小心就被關閉而失去功用,我的優勢也就是感受力與直覺,完全發揮不出來。


所以後來,我練習從自我照顧開始,不斷透過自我反思並運用適合的方式去看見情緒,不要被情緒綁架,也嘗試練習溝通我的需要與期待。同時,我也會帶著議題去找督導 Supervisor 一起工作,給自己時間與空間好好梳理、向內探索,這成為我相當重要的習慣。因為,當我們有機會好好梳理生命中的課題或未盡事宜,能夠看見並同理自己的情緒與需要,我們在面對客戶所呈現的強烈情緒與需要時,就能保持教練臨在狀態、與客戶同在當下,進而產生更敏銳的覺察與感知能力。

也就是說,當教練養成「自我情緒覺察與管理」的能力與習慣,開始採取行動回應自己的內在需要,看見生命中的未竟事宜,把想要的生命狀態活出來,就比較不容易被客戶情緒牽動而掉進客戶的情緒或故事當中。當教練們可以保持專注力與好奇心,展現信心且更清明地看見,就能保持良好的同理距離並陪伴客戶,將臨在當下與啟發覺察的能力發揮出來,也就更能夠説明客戶看見自身的模式如何影響著他們的現在與未來。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客戶也需要社群與情緒智慧 SEI

就如丹尼爾・高曼 (EQ 一書的作者) 所言,當你在組織當中晉升到某個領導位置,你已經是在跟一群和你一樣聰明的人比較,可以勝出的方式就是,擁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社群與情緒智慧」。社群與情緒智慧是一種可以被培養的能力,同時,擁有社群與情緒智慧的能力,成為領導人建立個人形象品牌上,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過去這15年在亞太區以及全球提供領導力發展以及高管教練服務的經驗當中,不管是自己獨立接案、還是與國際教練公司合作的專業專案,我發現社群與情緒智慧對於領導人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件事情。依據社群與智慧系統的四個象限觀之,當今世界對於領導人的「自我情緒覺察」、「自我情緒管理」、「社群與組織覺察」、「關係與人脈管理」,都有相當程度的要求。

尤其是高階主管,大多都經歷類似情況:在工作節奏很快、組織期待很高的情況之下,優先處理事情達到績效目標,其次處理他人的期待與需求,最後才來照顧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甚至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也需要受到照顧。所以很多時候,教練需要幫助客戶慢下來,創造時間與空間來去覺察、觀察、紀錄、整理個人的整體狀態,進而探索情緒與感受的背後,有什麼個人需要與期待沒有被滿足?以及如何把所重視的價值觀與信念落實在生活與工作當中?

誠摯地建議領導人們,從自我情緒覺察和管理開始練習:覺察情緒、看見情緒、整理情緒、接納情緒、表達溝通自身需要以更好地照顧自己,才能把個人理想的生活與工作狀態活出來。因為,當我們可以很好地觀察跟理解「自己 (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這一輩子最親近的那一個人)」,我們才更有能力去覺察並看見他人 (家人或團隊成員) 為什麼有那些情緒與感受,進而能夠從容自如地面對、回應、接納並管理他人 (家人或團隊成員) 的情緒和需要。

當領導人的「自我情緒覺察」與「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提升到某個水準,這兩項能力會成為他們「社群與組織覺察」能力、「關係與人脈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礎。一旦領導人能夠覺察並感知整體團隊的氛圍,以及組織整體現況,就能進一步去洞察團隊成員的狀態與需要,以利領導人做出適度的回應與領導管理行動。更重要的是,當「社群與情緒智慧」與其他的領導能力或管理能力適度結合,將發揮相輔相成的加乘效果,讓領導人在帶領團隊、獲得出色團隊表現這件事情上事半功倍。


「社群與情緒智慧」是可以被發展的能力

2000多年前亞裡斯多德說:「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的方式向適當的物件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

好消息是,丹尼爾・高曼說「社群與情緒智慧」是可以被發展的能力。所以,只要我們願意,有意識並且堅持不懈的鍛鍊,我們都可以提升社群與情緒智慧能力。他還說,在成人階段,我們需要在大腦層次進行解構,只要我們能夠有高度的動機,拋棄過度演練的舊習慣 (也就是我們習慣的反應方式),然後建立一個新習慣,直到它比舊習慣更加熟練,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做到。

從15年前學習「社群與情緒智慧」能力至今,獲得最大益處的是我自己,它幫助我成為更好的教練、更好的母親、更好的太太、更好的女兒,進而可以擁有更完整的生命狀態。用我常常跟領導人分享的三個指標,檢查我個人社群與情緒智慧是否持續提升來看,很開心自己還行走在適當的方向與軌道上,有意識且持續地創造機會,讓我自己把想要的生命狀態活出來。這三個指標是:
(1) 觸發我情緒的事件變少了
(2) 被觸發之後,我的情緒反應變小了
(3) 被觸發之後,被情緒影響的時間縮短,我恢復狀態的速度變快了


歡迎各位學友閱讀其他相關文章:

☆ 請參考文章《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是什麼》,當中會說明情緒智慧與人際關係的關係,還有情緒智慧的演進與發展。

☆ 請參考文章《情緒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益處》,當中會舉出運用情緒智慧的實際企業案例,還有近幾年的醫學研究成果來進一步說明。

與情緒有關的 ICF 教練核心能力

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當中,有幾條與「情緒」有關的描述如下:

(二) 體現教練心態
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
2-6:發展並維持能力以管理並調節自我情緒

(五) 維持臨在狀態 (維持當下感) 
Maintains Presence
5-3: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
5-4: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

(六) 積極聆聽  Listens Actively
6-4:留意,覺察以及進一步探尋客戶的情緒,能量的轉變,非語言訊息或者其他值得關注的行為。
6-5:整合客戶的用字遣詞,語氣語調和身體語言,來明確客戶陳述內容的整體意義。
6-6:留意客戶在會談過程中的行為以及情緒的改變,以識別出主題與模式。

(七) 喚起覺察   Evokes Awareness
7-8:説明客戶識別影響他「目前與未來」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或情緒模式」等因素。

關於新版核心能力的系統精修,請參考課程:

如光教練學院 | 教練核心能力精修秋季班

Photo by Mike Swigunsk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