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Tina Huang, ICF MCC, Executive Coach, Coach Supervisor and Mentor


教練督導
黃婷 Ting Huang
認證 ICF MCC since 2019
認證教練輔導 Mentor since 2014
認證教練督導 Supervisor since 2018
企業高管教練 Executive Coach

想問問大家
在我們建議客戶聘請教練的時候,我們也為自己聘請教練或督導嗎?
在我們服務客戶並成為他們的資源時,我們有尋求資源幫助我們自己嗎?
其實接受督導很過癮,受過這麼多年專業教練、輔導或督導的養成訓練,很多時候自己大概知道是什麼原因卡住,讓自己的最佳狀態無法發揮出來。只是,在反思整理的時候,仍不免陷入自己的慣性或模式,而無法看得清晰透徹;或者會因為不想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就放過自己、點到為止。所以,我選擇把自己擺到督導的環境裡,這樣才能夠直面議題,讓自己沒有回避躲藏的機會,進而可以突破現狀繼續前行;或者,發現自己還是想躲一下,那就躲一下,至少已經知道自己在躲什麼?
Tina 長期接受一對一督導,目前同時和三位督導工作;會有三位督導的原因是,每位督導的風格、特質與專業長處不一樣,跟他們工作時,能夠經歷多元的督導體驗,協助我拓展更寬廣的視野來看見個人的內在狀態、人我關係(家人、客戶、事業夥伴)、服務狀態和身處的系統正在發生什麼事?有時候同一個議題,我會找不同的督導深入探索,每次都獲得不一樣且深刻的支持,滿載而歸。
記得,曾經有一位督導跟我說,當我發現自己狀態不對勁、稍微整理一下就要約會談,免得自己整理錯方向,反而造成自我誤導或其他的影響;我現在非常同意這句話,所以只要苗頭不對,也就是發現生命與工作狀態不穩的時候,我會馬上約督導會談。衷心感謝有督導們這一路上的陪伴,因為知道也相信他們可以好好地接住我,我才能既脆弱且勇敢,用很真實、開放地的態度去挖掘關於自己的許多事情,並且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我成為我自己。

國際教練聯合會定義的 Coaching Supervision
ICF 建議全職專業教練們接受教練督導以持續精進專業發展,幫助自己符合專業教練的角色,責任與服務目的。教練督導是一個與單純教練十分不同的專業,所以教練督導必須參加專業督導培訓以取得相關知識與鍛煉的機會。Tina 於 2018 年取得教練督導學院亞太區課程 (Coaching Supervision Academy APAC Program) 的教練督導 (Coach Supervisor) 專業認證。
教練督導是一種督導與教練合作的學習方式,透過有益於教練與其客戶的反思對話,持續地建構教練的能力。教練督導專注於發展教練的能力,藉由提供更豐富且寬廣的機會來協助並發展教練。教練督導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教練分享他們在成為出色教練的路上,服務客戶過程當中的成功與失敗。
國際教練聯合會認為教練督導對於一位教練的專業發展,學習與成長,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接受教練督導的教練,可以在更新認證的時候,呈報 10 小時接受督導的時間成為核心能力學分 (Core Competency Credits)。教練督導內容可以涵蓋:道德議題、發現盲點、幫助教練當責、確保教練符合專業教練的角色與目的、透過反思練習,協助教練向內探詢自己的內在歷程、審視教練合約,以及其他顯著與不顯著的心理與身理接觸、審視教練環境當中的所有面向,尋找在系統當中成長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書籍與學術文章在討論教練督導 Coaching Supervision。ICF 主動針對教練督導進行研究,並表示接受督導的教練,會獲得以下主要益處:提升個人自我覺察、更強大的自信心、增加客觀性、提升歸屬感、降低孤立感受、增加個人資源與點子。
「如光教練學院」的一對一教練督導服務
在報考 ICF MCC 之前,Tina 特意讓自己參加教練督導認證課程,目的有二:
(1) 持續地向內探詢與反思,從各個不同的面相反思並幫助自己成為更稱職的教練;
(2) 取得教練督導認證,不僅幫助自己也幫助更多的專業教練,在教練路上不寂寞。
回頭看,當初的決定是對的,因為專業教練要修練的不僅是技術,還有身為教練的心智與狀態。當技術很純熟的時候,如何把技術行雲流水的用出來,教練本身的狀態是很重要的關鍵。因此,Tina 特別希望可以提供一個空間與時間,協助專業教練夥伴們探詢自己的內在運作方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教練狀態,綻放如光。

如光教練學院的督導服務以一年為期,由教練督導 Coach Supervisor 和被督導的教練客戶 Coach Client 互相約定具體督導時程與節奏。依據教練客戶的需要,大約每個月左右進行一次教練督導,每次督導時間約一小時或一小時半,由教練客戶決定。教練客戶要當責,在兩次督導中的時間,利用機會將所學帶回去繼續反思,實際運用並鍛煉。
-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教練督導服務的進一步訊息,歡迎來信,我們會有專人與您聯繫。

資深PCC教練推薦
(1) 什麼原因讓您參加教練督導 coaching supervision? |
記得第一次聽到 Supervision,看到 Tina 寫的一大段介紹文字,說跟 Mentoring 不一樣。當時還是很難想像到底 Supervision 是什麼,好奇心讓我報名參加了體驗。那次體驗活動剛好 Tina 做了兩個 case,我是其中一個。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兩個個案手法如此不同,似乎讓我看到 Supervision 莫大的魅力,給教練做 Supervision 更像是教練的教練,對教練狀態的要求更高。 |
作為一名教練,我自己也有「迷」的時候,需要尋找「師傅」來幫助和支持我。這裡所說的「迷」是自身或是自己的教練工作需要階段性的瞭解自己的教練狀態、核心能力中哪些做的好,哪些需要提升,如何提升。有的時候自己可以感覺自己哪裡有待提升,但是如何提升改進自我的力量是不足的。特別是自己在教練 session 中會遇到一些阻礙,作為教練我知道這個時候需要尋找專業的督導來支持自己成長。 |
(2) 督導過程中有什麼樣的體驗與收穫? |
我時常在思考,其實我技能上的提升,不僅僅跟我很多實踐以及督導有關係;其實那段時間我個人生命的經歷,內在的轉化也很多,很多技能的提升底層是生命狀態的昇華,但在那次參加Supervision 體驗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我在尋找的教練生命狀態提升的路徑。 |
會逐漸清晰教練過程遇到的阻礙都是來自教練自己內在,或者說自身的心智模式。在 Tina 的提問下,當教練夥伴講出和我個人類似自身經歷、體驗時,我有投射在裡面,會投入過多的感情,共情出現的偏移;覺察到自己給予教練夥伴支持太多,是因為自己有移情出現。經過督導可以更加清晰地瞭解自己的傾聽與溝通習慣模式,之後通過關注、覺察、反思,在生活、工作中可以練習來改善和提升。 |
(3) 你喜歡這個 program 什麼地方? |
我欣賞她的一點就是作為 MCC,她的真實。每次在鏡頭前見到她,不是一個帶著光環的「大師」,而是一個親切的朋友。其實這份真實和穩定的狀態,已經超過很多很多的學習。 |
喜歡 Supervision 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覺察,進而幫助和支持自己。在督導中,可以發現 ego 會在教練過程中出現。 不僅僅是從教練的技能上,更重要的是從自己的自身成長或者說培養 Being 狀態。 |
(4) 參加督導之前與之後,你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
時刻覺察自己和客戶的心理狀態,教練狀態,做到整個教練過程親和信任、有張力、有價值。對自己的教練角色更加篤定,更加清晰自己對於教練合約執行的原則。在教練偏離合約目標時,設定教練界限,邀請教練夥伴重塑合約,繼續教練。 |
Tina 在督導中問道「我的教練品牌是什麼?」這樣的提問,帶給我自己對我的教練品牌深層次的思考和梳理,更加自信自己的教練發展節奏和方向,不受外界環境干擾,在教練過程中不疾不徐,既然心中已經種下了教練的這顆種子,就適時地照顧好它, 待它生成自己的教練品牌,為自己也為更多的教練夥伴服務。 |
(5) 您會推薦其他人來參加督導嗎?推薦的理由? |
作為教練參加 Supervision,可以幫助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盲點」,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裡,教練的自我成長會更穩健扎實。有人把教練比做「鏡子」,教練督導就是教練的「鏡子」,當教練同時作為付費客戶,被教練被督導時的心理變化,可以間接幫助作為教練的自己體驗到教練夥伴選擇教練以及被教練時的心理狀態。 |
當然會,已經推薦教練來參加。推薦的理由:首先是對 Tina 欣賞認可,喜歡並欣賞她的 authentic、significant presentation。Tina 作為 MCC,參加過她的活動以及被她督導,我個人可以感受她是內外兼修的且一致的一位教練,一位 MCC 大師級教練。 |
教練們,如果在技能上一直卡住,試過很多次 mentoring 還不奏效,也許你就該試試 Supervision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