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此時:教練的臨在狀態 (當下感) 下篇

原創文章作者: 黃婷 Tina Huang 教練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

Photo by Sen Lee on Unsplash

如何平息內在的喧囂?

個人經驗當中降低外在打擾相對容易,如何能夠讓內在聲音安靜下來,反而是一個挑戰。誠懇建議每位教練都聘請一位教練督導 (Coach Supervisor),我自己就有一位督導;督導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看見,幫助我們更多地向內探索、去了解那些內在聲音為什麼會出現、那些聲音從何而來。這些內在探索的功課可能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告一段落,然而開始看見自己,對於我們的教練狀態就已經有莫大的助益。

看見自己生活或工作的習慣與模式,會幫助我們更警醒,不會輕易掉進了客戶的故事裡面。會掉進去的原因之一是,客戶案例當中的諸多因素,觸動我們自己生命當中的那些未竟事宜,以至於我們好像在重新經歷著自己的故事一樣,進而產生內在干擾。當我們留意自己的狀態,明白是什麼會觸動我們,從看見進而接納自己,我們就越能夠在服務客戶的時候,安靜放鬆且專注、然後乾淨有距離地去看見去聽見去感受,教練的臨在(當下感)就會自然發生。

五年前,我發現自己在參與某項目提供教練服務的時候,聽到客戶們提出的領導力議題,我會不由自主地想要東摸摸西摸摸書桌上的任何東西,同時心裡會有一個小聲音說:「又來了,老調一直彈。」我就和督導討論這個現象,發現自己那段期間無形中養成一個工作習氣,因為與該組織合作已經五年,客戶提到議題的時候,我會很快地下判斷是什麼原因造成干擾,通常八九不離十地準確,所以我漸漸失去好奇心,然後我又不想像顧問一樣直接提供答案,就會東摸摸西摸摸並且坐不住,無法專注聆聽也失去了當下感。當我看見自己的狀態之後,在進入這個項目的教練會談之前,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顧問,持續保持好奇心。


教練的臨在狀態(當下感)可以創造什麼?

如我一開始提到,在教練對話當中,臨在當下的教練狀態是支撐所有其他教練技術能夠發揮出來的地基。教練在會談當中保持臨在,就是意識清明,注意力涵蓋的範圍會很廣,包括教練自身整體狀態、客戶整體狀態、彼此之間互動的狀態、各自的環境因素、以及共同所處的整體環境因素;再加上積極聆聽的鍛鍊,也就是全思維身心直覺地聆聽,那麼,在這個時間與空間當中發生的每個訊息,都會進入到我們的感知裡面,而這當中引發較大觸動、引發我們的好奇心的那個訊息,通常都是很值得探索下去的轉折點。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向客戶提出邀請,再運用提問或直接溝通的方式,幫助客戶進一步的自我探索與覺察。

較大觸動的訊息可能因人而異,之於我而言,可能是客戶內容和情緒不一致的地方、語氣語調語速改變的地方、表情或身體語言改變的地方、能量狀態改變的地方;或是來自於我自己身上情緒、感受和身體的狀態變化、甚或是天外飛來的一筆的靈感或直覺等等。當我們越能夠在當下與客戶全方位的連結,往往會產生一些自己意料之外的覺察與禮物,進而幫助客戶發現不一樣的可能性,以下分享二個小故事給大家參考。

教練故事一

某次我督導一位女士,她是性格沉穩安靜、自我覺察很高的人,所以每次進行督導、聽著她講話的時候,也等於是看著她在經歷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某次她談到了一個客戶,覺得和客戶的關係不在一個理想的、健康的狀態裡,然後在對話的中間我發現,她做了一個平常不會做的動作,就是把她襯衫兩邊的袖子輪流擂了起來,而且她當時說話的語氣語調,比其他的時刻都高昂大聲。

於是我向她提出邀請,問她是否可以提供我的觀察與反饋?她欣然地接受。我問她:「剛剛你在說某幾句話的時候,語氣語調比較高昂,同時還做了擂袖子的動作,是什麼原因?」我邊描述邊做給她看,我剛剛觀察到的動作,然後還配合她剛剛說過的話。她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這樣一個動作。因此,針對這個動作和當時語氣,我們放慢腳步討論,這個動作意味著什麼? 背後有什麼議題可以探索? 有什麼需要想被滿足?

她發現自己被客戶的系統情境影響,她自己對待客戶的狀態和方式,與客戶對待團隊成員的狀態和方式如出一轍。她偏離了自己的中正狀態,和她平常的工作狀態不一樣,看到這個平行過程 (Parallel Process) 之後,她決定和客戶好好聊聊這件事情,希望可以提供客戶一個新的觀點與覺察。

教練故事二

有個客戶法律背景出身,現在是跨國管顧公司的合夥人。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收養了兩個孩子都四歲,工作生活兩端都非常忙碌。除了管顧工作,他曾經寫過並出版兩本書,最近更開始籌備出版第三本書,可是沒有時間寫作。他找我談的教練主題是:如何可以更投入地寫這本書?

他一進入教練對話的時候,告訴我他需要在跑步機上運動,因為等等要趕上班,所以邊走跑步機邊跟我進行教練對話,爭取時間;這是我經驗當中的頭一回遇到客戶是這樣的狀態,我覺得很新鮮,也因此移動我的電腦,在書房當中找一個適合的空間與位置,跟他一起站著動一動,他看到我的舉動就笑了。

對話過程中我發現,他關於時間安排這個議題其實想得很清楚;我於是好奇,他到底卡在哪裡? 然後觀察到,他在講時間安排時的狀態,相對於他分享以前寫書經驗的狀態,相當不一樣。他談到時間管理的時候,能量很低、講話聲音很低沉,表情嚴肅;反之,他在講過往的寫書經驗時,在跑步機上走路速度放緩、表情放鬆,臉上時不時還有微笑。

我把觀察告訴他,他很驚訝有這樣的差異,我進一步問他,那麼帶著這個覺察,從這裡開始,他想要探索什麼? 他說想進一步探索當初的寫書經驗。他好奇是什麼原因讓過去寫書過程與狀態是好的? 可以成功出書的好經驗有哪些? 他後來發現,以前每次寫書,自己都有一個專屬的預備儀式,準備自己身心狀態與環境,例如聽音樂、點蠟燭,而且他那時候也是相當忙碌。他最後結論是,這件事跟時間管理無關,是與安頓自己的身心有關。後來,他找到一個可以幫助自己預備寫書的新儀式,並開始著手寫書。

ICF教練核心能力模型, 2019年10月更新版

五、 Maintains Presence
維持臨在狀態 (維持當下感) 


Definition: Is fully conscious and present with the client, employing a style that is open, flexible, grounded and confident.
定義:全身心且有意識地與客戶同在當下,展現一種開放、靈活、可靠且自信的風格。

1、Remains focused, observant, empathetic and responsive to the client
對客戶保持專注、觀察、同理和回應

2、Demonstrates curiosity during the coaching process
在教練過程中展現好奇心

3、Manages one’s emotions to stay present with the client
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

4、Demonstrates confidence in working with strong client emotions during the coaching process
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

5、Is comfortable working in a space of not knowing
能夠舒適地在未知的(心理)空間中工作

6、Creates or allows space for silence, pause or reflection
創造並給予靜默、暫停或反思的空間(與時間)

Photo by Melissa Askew on Unsplash

相關連結

🌻🌻🌻 ICF 教練核心能力模型 (2019年10月更新版)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