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來」,不是練習

原創文章作者: 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

Photo by Irfan WidyaN on Unsplash

前言

前陣子在網路線上帶一場 Points of You® 的應用分享活動,其中有位學員問了一件事情,讓我一直思想到隔天早上。因此想著,似乎該寫一篇文章來好好回應這樣的議題,也可能是年紀漸長,開始喜歡碎碎念。他的問題是:老師,我們在同儕練習的過程當中,有位夥伴問,為什麼我們在練習的時候,感覺沒有上課的時候這麼深刻呢?

我回答的內容約略是這樣:
(一) 首先,參與同儕練習,負責教練或引導的夥伴,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是抱著練習的心態,還是用 “這是一場正式的教練或引導” 的心情在準備自己的?

(二) 其次,參與同儕練習,進來當學員的這些夥伴們,他們對這場練習的期待是什麼?是來參加練習,支持夥伴完成一個功課?還是把它當作正式課程,想要進來有所收穫?期待有自我覺察跟突破?

(三) 進行這個練習的場域是如何選擇與佈置的?其實也跟第一點,負責教練或引導的夥伴的心態有關。那麼,第二點就跟這位負責教練或引導的夥伴沒有關係嗎?其實也還是有的,因為這位主導同儕練習的夥伴,需要做好事前的期望與關係管理,讓來參與的其他同儕夥伴知道這是「真的來」,不是練習。

這是「真的來」,不是練習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狀態,我還記得,以前大學時期在話劇社擔任演員的時候,每一次的練習都要當作是真的來,不然導演就會要求重來,其實自己也都知道是否完全融入在那個情境當中,感情心智有沒有投入在那個角色裡。當自己沒有全然臨在的時候,那麼跟我演對手戲的夥伴,也會被我影響,無法全情投入。那是一個非常緊密的合作現場,只有把自己的整體預備好,告訴自己這就是正式上台時刻,不是練習,才有辦法在一次又一次的「真的來」當中,去感受每一次的當下,自己哪裡做到了,哪裡還有空間可以進步。

不像電影,演員可以 NG、有人可以剪輯、有人可以後製配音。在話劇舞台上,演員們就只有一次機會,必須和在台上的夥伴一起,全身心投入地完成這一場表演。如此,在舞台上演出的過程中,因為大家的全身心投入、也都臨在當下,即便發生卡住的情況或任何小插曲,夥伴們都可以靈敏地去感知和發現,然後立刻知道應該要做什麼調整,以回應那個卡住或意外狀況,讓這場表演可以越過插曲,繼續走下去直到演出結束,然後過癮地下台一鞠躬。

依此類推,身為教練或引導師的我們在台上沒有「真的來」的時候,我們的客戶或學員也能感受得到我們的狀態,我們也就沒有辦法打動人心,引發深刻的覺察與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在新版教練核心能力當中:特別把教練心態拉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項目,同時繼續強調臨在當下有多麼的重要,因為,教練的心態與狀態很深刻的影響 (或觸動) 著我們客戶的狀態。

Photo by Pietro Mattia on Unsplash

教練與引導師的自我預備

從舞台演出的經驗分享,延伸到身為教練或是引導師的我們,很好奇夥伴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是用什麼心態面對、準備、進行每一次的練習?我謙虛的建議是:在每一次進入教練或引導的場域之前,請您對著自己說:這一次是「真的來」。意味著在我們眼前這個人或這群人就是客戶,然後我們的教練心態就會不一樣。就我自己而言,會有點緊張帶點興奮,會想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全神投入地去完成這次服務。用比喻來說,有點像是去爭取一家新的高管教練項目時,資助者要求我當場進行一次教練,就只有一次登場機會,然後資助者將決定是否跟我一起工作。

當我們用這次是「真的來」的心情去準備的時候,請夥伴們想想自己會有什麼不一樣?以引導工作為例,我想我會花更多時間去準備教材,給自己時間預演,盡量把流程和講稿背下來,想方設法地找到最舒服有能量的場域,會模擬一個正規課程應該有的樣子是什麼;因為這是正式演出,上場就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特別想釐清的是,我不是要傳達 “不能容許失敗” 這個意思,而是當你盡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過程中的靈活度會增加,成功機率會變高,最後即便失敗,也都是一個寶貴的學習,因為你知道自己哪裡是準備好的,哪裡確實還沒有想到。

我曾經想過,每次工作的時候,大家會不會覺得教練好像就坐在旁邊,看著聽著,話不多,也沒有很多動作,似乎好像沒有在幹活?實際的情況是,即便坐在那裡好像沒有做什麼或說什麼,我的注意力、能量、身心靈,全部都投注在教練或引導的場域當中,觀察著每件事情、留意著每個發生,以至於我知道接下來可以做什麼反應,也可能決定「不做」什麼,因為我知道做與不做之間各有好處,關鍵是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不做?這就是來自於那個當下的直覺了,而這些直覺都是過去十幾年「真的來」所累積下來的智慧。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工」,以前還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悟,只是在思想上理解這句話,最近幾年,我越發體會它是什麼意思了。想想這幾年的自己,受邀去參加分享活動、做公益或者服務客戶,開始慢慢發現,準備時間比以前從容許多,狀態也自在許多,我想這就是經年累月累積下來的經驗吧。那麼現在擔任教練或引導師,我準不準備呢?當然要準備,而且還想著如何讓自己如行雲流水、讓材料日新又新;平時也持續進修和發展自己,以至於可以繼續累積經驗與智慧,支持想支持的人,幫助想幫助的人,最後實現我人生的願景。

結語

回想過去這十幾年,不管是受邀做沙龍演講、參與公益活動、參加進修課程、到客戶那裡爭取一個可能的機會,每一次我都是讓自己準備好,用「真的來」的狀態過去,因為這每一次的機會、每一次的接觸,都代表了我們整個人的狀態,關係著個人的品牌印象。什麼叫品牌呢?就是你在每分每秒當中都把你所重視的價值觀、你所相信的事情、以及你所經歷過的那一切生命智慧,在每時每刻活出來並呈現出來。

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一次的交會,可能種下什麼樣的種子,也不知道這顆種子將埋在土壤多久時間,最後發芽出來,慢慢地開花結果。回頭看自己成為專業教練的這一路,很多時候來到我身邊的項目,都不是立即發生的效果,都是好多年前的某個場合、某次交會,今日的客戶或學生,因為當時的相處,對我留下深刻印象與感受,而促成現在可以服務更多人的機會。

鼓勵大家,珍惜每一次的登場機會,把未來每一次機會都視為真實演出,用「真的來」的心情準備自己,進入一個平靜安穩的身心狀態,相信每一次的登場,都會紮實累積、轉變成為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豐富養分。我也相信在教練或引導的這條路上,每一位夥伴,都將以屬於、適合自己的方式,破土發芽、成長茁壯、實現願景。

Photo by Mihály Köles on Unsplash

ICF教練核心能力模型 (2019年10月更新版)

二、體現教練心態 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

Definition: Develops and maintains a mindset that is open, curious, flexible and client-centered.
定義:發展並保持一個開放、好奇、靈活並以客戶為中心的教練心態

1.Acknowledges that cli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choices.
認知理解「客戶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

2.Engages in ongoing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s a coach.
身為教練,持續投入自身的學習與發展 。

3.Develops an ongoing reflective practice to enhance one’s coaching.
發展持續反思的習慣,以提升自身教練能力 。

4.Remains aware of and open to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and culture on self and others.
對於背景和文化之於教練自己和他人所產生的影響,保持覺察與開放的態度 。

5.Uses awareness of self and one’s intuition to benefit clients.
運用教練的自我覺察和直覺,讓客戶受益 。

6.Develops and maintains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one’s emotions.
發展並維持能力以管理並調節自我情緒 。

7.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prepares for sessions.
在思維上和情感上都做好準備以進入教練會談 。

8.Seeks help from outside sources when necessary.
必要的時候,向外部資源尋求協助 。

五、維持臨在狀態 (維持當下感) Maintains Presence

Definition: Is fully conscious and present with the client, employing a style that is open, flexible, grounded and confident.
定義:全身心且有意識地與客戶同在當下,展現一種開放、靈活、可靠且自信的風格。

1.Remains focused, observant, empathetic and responsive to the client.
對客戶保持專注、觀察、同理和回應 。

2.Demonstrates curiosity during the coaching process.
在教練過程中展現好奇心 。

3.Manages one’s emotions to stay present with the client.
管理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客戶同在當下 。

4.Demonstrates confidence in working with strong client emotions during the coaching process.
在教練過程中展現信心,可以和「強烈的客戶情緒」一起工作 。

5.Is comfortable working in a space of not knowing.
能夠舒適地在未知的(心理)空間中工作 。

6.Creates or allows space for silence, pause or reflection.
創造並給予靜默、暫停或反思的空間(與時間) 。

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Executive Coach, Mentor Coach, Coach Supervisor), 呂淑華 Vicky Leu (ICF PCC) 與 張如雅 Ruya Chang (ICF PCC) 三位教練共同翻譯. 版權所有® (僅供學習參考, 不代表 ICF 官方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