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光公益(33) Mentor Coaching

精選

是誰在教練?

原創文章作者: 黃婷 Tina Huang, ICF MCC, 教練督導/高管教練

🍄今天聊的話題與“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之二體現教練心態有關。除了以文會友以及視頻、公益活動等各種可能的形式分享感悟和發現支持教練們精進之外,如光教練學院還專門開設了 “教練核心能力精修班” 👈以支援教練們的持續成長需要,詳情歡迎點開連結👈取閱。

Photo byPhoto by Llanydd Lloyd on Unsplash

是誰在教練?

一般而言,教練們都會在進入教練會談開始之前,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安頓身心,也就是讓自己保持中正平靜的狀態進入會談。然而有時候,在教練對話進行的過程中,教練狀態受到影響與動搖,讓我們失去教練的位置與角色。為什麼會這樣?

依據我自己的經驗,通常是教練的個人性格與特質或是生命與工作中的各種角色,在教練會談當中,被客戶的陳述內容和表現狀態「觸發」深層次的內在反應,一些不屬於教練的心態與狀態,就跳出來取代了教練的位置。每位教練的情況不一樣,我僅以自己經驗與觀察分享三個比較常見的情形。

  • 專家的判斷:顧問上身

有時候客戶帶一個議題進來,教練心裡馬上有了判定,一聽就覺得這不是個議題。雖然客戶告訴你,他總是有各種干擾讓他無法達成目標,但是你認為這不過就是一個小動作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例如:拿起電話直接溝通。後來,你努力堅持完成那個教練對話,同時也發現自己內在有很多聲音,回想起來,當時的教練狀態確實不對,因為你的專家和顧問身分跑出來了。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高階主管、老闆或者資深教練的身上,因為專業背景是他們的優勢,所以可以很快下判斷或看到癥結點。然而,優勢一旦用過頭可能會變成教練過程中不易調整的盲點或積習,因為,我們很容易依據經驗直接判定對話過程當中,什麼訊息很重要、什麼訊息不需要,客戶應該要思考什麼會比較全面,客戶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方案最有效 (省時又省力),默默地也不自覺地引導了教練會談方向。最後,教練會談充滿教練的想法、不是客戶的想法。

我自己曾經有個狀況,參與某領導力發展項目長達五、六年,服務的客戶以該組織資深主管與中階主管這兩種層級為主。因為長時間服務,不僅很熟悉項目內容,熟悉他們的組織文化與架構,甚至組織這段期間發生什麼事情我也都很清楚。然後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像就 X 光機一樣可以很快看見問題,然後就顧問上身,我的教練很專業,很快地對症下藥,但也「高級地」引導客戶的思考與討論方向。除此之外,因為「判斷」大家的議題差不多就都是那些,我開始對這個項目當中的教練會談,缺乏熱情且麻木;因為我的焦點放錯位置,放在了解決他們的問題,而不是關心他們的個人。

這裡想再次提醒大家的是,「沒有誰,可以為誰決定,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如果客戶覺得那很重要,那就是很重要;如果客戶覺得那很困擾,那就是很困擾。什麼原因客戶覺得很重要或困擾?就需要教練們的耐心跟細心去同理、探索和理解。要真心相信該議題對客戶來說,很重要也很困擾,因為很多時候,那個困擾不單單是表面看見的「拿起電話直接溝通」就可以解決。無法做到很可能只是「表徵」,我們要好奇的是:無法做到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長輩的教誨:師長與父母上身

有時候遇到比較年輕的客戶,例如公益項目中的大學生、研究生或者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聽到他們的議題,又觀察到他們的思考方向不夠全面,很容易不小心開始「充滿愛地」想給客戶建議或引導他的思考方向。因為,我們希望他們不要受傷、別再走我們走過的歪路、或者犯我們犯過的錯。這時候「教練夥伴關係」變成了「家長子女關係」,當我們用家長的態度對話的時候,客戶是可以感覺到的,也可能會因此「觸發」他們面對家長時的各種不同反應方式。

教練實務上,我們有時候確實會面臨兩難,現在到底適合教練對話還是提供經驗分享?這種情況發生時,建議教練誠實告訴客戶,你感受到客戶需要的似乎不是教練,謹慎地進一步向客戶提出討論,建立「即時合約 Spot Contracting」,與客戶重新校準接下來想用什麼方式互動?如果客戶說需要你分享經驗,雙方都有共識,你才能把自己當成資源,調整一下位置給予適度「經驗分享」,然後,請務必提醒客戶不要全盤接受你的經驗分享,邀請客戶針對分享,提出他從中獲得的反思與學習是什麼?

也或者,與客戶深談之後,你們發現或許彼此應該從「教練關係」改變成為「顧問關係」或「師徒輔導關係」,那麼就可以考慮修訂合約,雙方達成共識約定好,你以後就不擔任他的教練,因為你有專業與豐富經驗,在這個議題上能跟他分享或給他建議,也可以讓他諮詢你和問問題,這樣雙方都會比較輕鬆。我們真要很小心謹慎地覺察自己,是否保持在教練的心態與狀態,避免單向改變了教練會談的方式與方向。

Photo by Chauhan Moniz on Unsplash
  • 助人的熱心:救難英雄上身

有些時候客戶會表現的很無助脆弱,用「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樣子跟我們說:「教練,我真的不知道跟怎麼辦,想聽聽看你的經驗分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或者說:「教練,我真的不會,可以教我一些方法嗎?」然後大部分教練喜歡幫助人 (或 救人 rescuing ) 的特質就被勾引出來。當我們在教練關係當中出手相救,不僅失去夥伴的平等關係,客戶也可能因此產生對你的依賴,久而久之,會養成不為自己的「思考、決定與行動負責」的習慣。

教練的核心精神是,「相信每個人都有潛能與智慧,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中,建議大家觀察一件事情:客戶是「沒有能力」,還是「不願意」。他是真的沒有基礎知識與經驗,所以想不出來?還是他懶得想,希望別人幫他想?其實大家成為教練一段時間之後,都會越來越敏銳。如果客戶真的沒能力,例如: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確實沒在組織待過、沒帶過人、沒接受過管理與領導相關的培訓,他無法想像這意味著什麼,他們可能不是需要的教練,而是需要接受培訓或師傅輔導。

假如我發現客戶其實有能力,只是想輕鬆過關,我就會說:「你今天拿這個題目來問我,代表你已經想過一些東西了,應該不是天馬行空、靈光乍現地拿來教練會談討論。」「我很好奇,什麼原因你想跟我討論這個議題?」或者,「到目前為止,你想了些什麼?」一般而言,客戶就會開始跟我聊聊他截至目前想過的,我就支持客戶梳理那些思緒、情緒或者脈絡,幫助他從中探索尚未看到、以及還有機會探索的。某次一位客戶說:「不知道。」但是我聽起來他其實都已經有想法,我沒有輕易放過地問他:「什麼原因不知道呢?」然後教練對話就推進了。

如果發現是客戶是「不願意」的態度,我一般會表達:「我覺得這個答案你是知道的,但好像有原因阻礙你去進一步思考或採取行動?你覺得會是什麼原因?」如果,你發現似乎有什麼在他裡面,讓他產生跟平常不一樣的行為,可以考慮用直接溝通的方式,指出客戶的特殊行為、然後好奇為什麼。例如有經驗的人說不會,可能有機會進一步探索:是不會?還是沒有時間?是覺得其他事情更重要,所以時間拿不出來?還是什麼別的其他因素?

曾經有個客戶,我問他:「你都已經想好行動方案,什麼原因不採取行動? …… 發生什麼事? …… 是哪裡行不通?」然後他還是一樣講著重複的話,我直覺他希望我幫他的行動方案背書,只好溫柔而堅定地直接溝通:「我今天觀察到,你跟以往不太一樣,似乎想要我幫你背書,讓我認同你這麼做是對的,然後你才要去採取行動,是嗎?…… 這是你之前不曾有過的行為,發生了什麼事?」他被點破後就安靜無聲,接著慢慢地說出了原因。

如何讓自己更好地體現並維持教練心態與狀態?

最好的方式是,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持續向內探詢,提升自我覺察。首先,徵得客戶同意,為教練對話錄音,事後用第三者的客觀立場,聆聽自己的教練對話,觀察自己在會談當中,通常面對什麼樣的對象或探討什麼議題的時候,會失去教練心態與狀態?然後帶著這樣的觀察,連續問自己五個為什麼?也可以進一步探索,自己內在的什麼部分被觸發?是性格、特質、還是價值觀?是生命或工作中的什麼角色?還是過去的經歷,牽動了你埋藏很深的感受與情緒?是「哪一部分的自己」讓你離開了教練的心態與狀態?

我觀察自己這一路上,個人的價值觀、信念、家庭、教育、文化、經驗、關係、性格、特質 …… 等等,有時候還是會影響我的教練心態與狀態,即便在教練對話中絕大部分的時候,我已經可以很快覺察自己滑過去,並且儘快讓自己回到中正平靜,我還是知道自己剛剛受影響了。如果生命中有什麼未竟事宜,鼓勵大家去探索與面對,當我們可以看見、可以與它們和平相處、甚至是越過並不再受影響的時候,我們就更能夠體現並維持教練心態與狀態。

在教練精進的過程中,如果有些東西持續發酵,程度較大地影響自己的教練心態與狀態時,靠我們自己的覺察與反思,也只能突破到某個程度,誠心地建議大家找你的輔導或督導,陪你仔細聊聊、抽絲剝繭找到真正的根源,然後進一步探索方法與資源,協助自己突破並越過,我們的教練精進之路就會越來越自如自在。有時候,「看見」就已經是一大步。

Photo by Elice Moore on Unsplash

🍁~🎄~🎄~🎄~🎄~🎄~🎄~🎄~🎄~🎄~🎄~🎄~🎄 ~🎄~🎄~🎄~🎄~🎄~🎄~🍁

2019年10月 ICF 新版教練核心能力

二、體現教練心態 Embodies a Coaching Mindset

Definition:
Develops and maintains a mindset that is open, curious, flexible and client-centered.
定 義:
發展並保持一個開放、好奇、靈活並以客戶為中心的教練心態。

1.Acknowledges that cli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choices
認知理解「客戶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2.Engages in ongoing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s a coach
身為教練,持續投入自身的學習與發展

3.Develops an ongoing reflective practice to enhance one’s coaching
發展持續反思的習慣,以提升自身教練能力

4.Remains aware of and open to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and culture on self and others
對於背景和文化之於教練自己和他人所產生的影響,保持覺察與開放的態度

5.Uses awareness of self and one’s intuition to benefit clients
運用教練的自我覺察和直覺,讓客戶受益

6.Develops and maintains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one’s emotions
發展並維持能力以管理並調節自我情緒

7.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prepares for sessions
在思維上和情感上都做好準備以進入教練會談

8.Seeks help from outside sources when necessary
必要的時候,向外部資源尋求協助

精選

|課程|新版教練核心能力 2021 年秋季精修班(24 CCEUs)

🌈春季班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四周的課程,然不管是已具備 PCC、ACC 教練證照的學員或非教練學員們,卻如實且充分地感受到這一堂被國際教練聯合會 (ICF) 認可的核心能力課程是如此的具有魅力及影響力,每一堂課都是滿滿的獲得,滿滿的「哇哈」。或許如此,以至於已有不少學員來信關切秋季班課程的開課情況!☘

🌈教練這個行業很需要專業經驗的累積,無論獲得多少認證,取得多少工具,累積多少教練時數,我們專業教練最重要的事情是回到根本,不斷檢視修練 ICF (國際教練聯合會) 的教練核心能力。☘

🌈除了教練技術需要不斷的打磨鍛煉,過程中也需要夥伴一起互相砥礪,向彼此學習。藉由 Tina 導師活潑生動且真誠的說明與經驗分享,加上同學們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反而更能幫助每位夥伴更細緻有效地運用 ICF 教練核心能力,真正發揮教練的專業價值。ICF 的教練核心能力就像是教練的馬步和基本功,更需要持續地鍛鍊與精進。☘

🌈為了維持品質,秋季班仍以12人小班制為主,除了提供超值的早鳥價格外,Tina 老師也將額外贈送前 6 位報名的學員「彩蛋」完成所有的課程之後,學員們還可以獲得 ICF 的 24個 CCEUs (19CC, 5RD) 的認證!歡迎同時邀請所有的教練伙伴們及非教練學員們一起來共學!☘

👫【適合對象】👫
🔶已經獲得 ACC、PCC 認證的教練夥伴們
🔶想精修新版核心能力之教練夥伴及非教練
🔶想深化並自我提升教練技能之教練夥伴或非教練
🔶想取得 CCEUs (教練繼續學習學分) ,更新 ICF 教練認證的教練夥伴
🔶想尋求 ACC Portfolio 途徑取得 國際教練聯合會 (ICF) 教練證照的學習夥伴


📌了解更多資訊包含最新學員反饋:大師級教練新版核心能力精修班 (24 CCEUs) – ~如光教練學院~ (bloom-in-life.com)

📌 報名請連結:👉👉https://forms.gle/csaSDyr2xqfbe9Wn7


Photo by Lee 琴 on Unsplash

💐公益活動(36):當教練遇見高階主管

初心

從事教練專業多年,看著並陪伴著許多學習教練的夥伴,不論是在甲方或乙方,在不同領域應用教練狀態與對話技術在工作與事業上,讓我有個很深的感觸,教練不是萬靈丹,卻是和他人合作與建立關係的重要基石,也是促進相關領導與管理能力的加速器。

我想讓更多人知道,教練應用範圍真的很豐富,也想讓大家知道,很多走在教練這條路的夥伴,都是默默地、堅定地在鍛鍊自己。因此 2023 年如光的公益活動,我們安排一系列訪問,邀請來自不同領域,我敬重的好友們,和大家聊聊他們是如何遇見教練、實踐教練、並活出教練狀態。他們的經驗與歷程,或許可以給正走在教練這條路上的我們,一些觸動、反思,甚至是盼望。


本次嘉賓

Flora 與我是在一個教練活動上認識的,她很熱情、積極,在外商組織當中擔任高管多年,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她其實不是人資或人發的主管,卻願意花時間運用教練對話支持跨部門單位的夥伴,也運用教練技術在平時與同事的互動當中。她關心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可以如何更好地支援組織與團隊成員的發展。Flora 非常好學,前兩天我們為著這個活動,一起午餐交流,她說回家前要到書店去買幾本書。忙碌不是她的絆腳石,因為她想要幫助、服務人的心,讓她可以精神奕奕地,持續走在她的專業道路上。

歡迎夥伴們來

與 Flora 一起聊聊:

  • 高管遇見教練後,發生什麼「化學反應」?
  • 在高管的眼中,教練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教練可以助力高管效能?
  • 作為高階主管,Flora 對教練們有什麼「避坑感言」?
  • 還有更多話題,或者你有什麼想跟 Flora 交流的?

嘉賓介紹

Flora Chen 陳慧蓉

國際教練聯盟(ICF)認證

ACC 教練(2022年至今)

以專業能力來幫助人成功是 Flora 最大的熱情所在。

因為一路走來,獲得太多人的幫助。成長之後,也希望可以對社會有所回饋。

在外商科技公司擔任約 20 年的跨區域專業經理人,專業領域涵蓋全面品質管理、策略與營運、市場行銷、全球技術支援與顧客服務品質。在專業領域中一直領導跨文化多元的團隊與廠商,協助他們不斷的成長。也因此發現自己在協助組織與個人發揮潛力、自我成長的熱情。

Flora 說:「我的價值觀是『不只是在乎自己的成功多少,更在乎我幫助多少人成功。』也因為這樣的價值觀,讓我喜歡教練,開始跨足教練,陪伴個人與組織有新的學習與成長。透過教練,我更相信生命影響生命,樂於與大家共學、共創、共用美好的成長。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光。」

學經歷

澳洲國際教練學院- Coaching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Coach Academy: ACSTH)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Baruch Colleg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專業認證課程

  • 薩提爾教練模式
  • Points of You® 認證 L2, Facilitator and Coach
  • Kepner-Trego –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Trainer
  • COPC customer experience framework
  •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綻放著所有的美好!

泰戈爾 《用生命影響生命》

  

誠邀你來現場,遇見 Flora

🎁主題|當教練遇上高階主管

🎁日期|2023/03/22(三)19:30-21:00

🎁地點|ZOOM 線上相會

🎁報名|請往下閱讀

公益活動主題有哪些

  • 有時候,會與教練們分享與自我覺察或教練服務相關的各式各樣主題,透過和大家聊聊天的方式,交流分享、 互相學習;夥伴們也可以點擊學院網站的《如光散記》或《如光影音》,用閱讀和觀賞影片的方式與我們互動。
  • 有時候,會示範教練輔導(Mentor Coaching);夥伴們也可以點擊學院網站的《教練輔導》,進一步了解 ICF 定義的教練輔導是什麼?什麼原因教練需要教練輔導?
  • 也有時候,會示範團體教練督導(Group Coaching Supervision);夥伴們也可以點擊學院網站的《教練督導》,進一步了解 ICF 定義的教練督導是什麼?什麼原因教練需要教練督導?

公益活動進行方式

  • Let go. Let God. 可能就是聊聊天、可能會有小練習、可能會有小工具、可能會有嘉賓;就順著流走。就是一個教練夥伴們互相滋養、陪伴的地方,沒有誰一定要說話、沒有誰一定要扮演什麼角色,歡迎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入客廳,來走走、看看、坐坐、待待、靜靜(以不打擾他人為前提)。

對象

  • 已經是教練、正在學教練、想要學教練、好奇什麼是教練、不知道什麼是教練?都歡迎您來參加與我們互動。
  • 如果您是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在學學生,在就學期間參加公益活動,學院還會頒發 ICF RD(Resource Development)CCEUs 證書給您,幫助您累積教練時數。

參與方式

你的公益心即是入場券

分享您一個月內做過或正在進行中的公益活動(以下方式任選一種)

  • 請寫出您提供公益教練對話服務的日期、時間、地點 (一對一或團體)
  • 如果您就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或服務、請提供組織名稱與您的職務抬頭
  • 分享您目前正在用什麼方式支持哪個公益團體?與支持它的原因?

如果您已經在如光 line 群組,請留意群內接龍報名訊息

報名方式

  • 每個月會有一個晚上,時間是 1930-2130(GMT+8)(需要換算時間協助?
  • 活動日程表與報名連結於本頁下方,請選擇您有興趣的話題,保留起時間、點擊報名連結並於報名時填寫上述相關資料。最後,請您按時參加活動。謝謝您的愛心,讓我們一起將公益心與愛的能量流動起來。
Photo by Duy Pham on Unsplash

公益如光
2023年教練公益活動專區

活動名稱日期地點主講報名
公益活動(33):Mentor Coaching2月11日ZoomTina/Ena已結束
公益活動(34):【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案例研討】
(全程參與課程將獲得 3 ICF CCEUs)
2月18日ZoomTina/Ena已結束
公益活動(35):【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案例研討】
(全程參與課程將獲得 ICF CCEU 課程認證 3 CC)
3月18日
08:45~12:15
ZoomTina/Ena聯絡專人
公益活動(36):當教練遇見高階主管/C-level3月22日ZoomTina/Flora聯絡專人
公益活動(37):當教練遇見公益組織4月19日Zoom
公益活動(38):當教練遇見新世代 Leader5月17日Zoom
公益活動(39):當教練遇見企業家第二代6月7日Zoom
公益活動(40):當教練遇見 HR6月28日Zoom
公益活動(41):當教練遇見父母8月30日Zoom
將於每季公告公益活動主題詳情,如光教練學院保有修改、變更本活動內容之權利

封面照片 Photo by Bewakoof.com Official on Unsplash



			
		

焦點解決教練的工作重點與效果——由空降主管與老闆心腹的管理故事引發的教練對話

文/張如雅教練,如光國際教練學院榮譽副院長

如光學院教研中心溫馨提示:

本文章為心理學派與教練對話的結合在教練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僅為夥伴們作教練實踐整合與創新應用之參考。
在提供教練服務或者考取教練認證的時候,認證系統(ICF、EMCC、IAC等)只會按照教練核心能力與道德準則與規範來作為評審依據。

請務必理解以上兩種情景對教練專業的細緻差別。如需要進一步瞭解,歡迎諮詢如光學院CCEU支持中心。

員工喜歡跳過空降主管直接向老闆報告,若你是這個空降主管,該怎麼做?

老臣總是不把空降主管放在眼裡,是不信任空降主管,還是想藉此拍老闆的馬屁?

以上情境是否讓你覺得熟悉? 或者,就是如實在你辦公室裡上演的戲碼呢? 讓我們用心探索、感受以下對話,剖析這個如宮鬥劇般的案例吧! 

對話緣起   

Jessie 是位身材高挑、步履輕快、說話聲音低沈、表達簡潔的成熟高管,沒人會質疑她的品味和專業能力。

她過去做過幹練的外企經理人,最為業界津津樂道的就是能成功地調和組織內多元種族和文化並積極創新。 三個月前,Jessie 從百強外企轉到內地一家電子企業新任主管,目標為協助該企業進行組織改造與培訓,以應對疫情後越來越多變的市場需求。

某日,她利用中午時間衝到好友 Pan 的辦公室,大肆抱怨部屬無能且背著她向上級主管陳情。在無意間,她看到好友桌前放著一張大桌牌,寫著:「讓我們聚焦於未來、目標與行動上,共同實踐公司與個人理想」。這段話是這一年來 Pan 與教練共同的期待與互勉。

 Jessie 好奇地自問:公司目標與個人理想可以不相抵觸嗎?為何自己無法與團隊合作前進呢?

當天下午,行動力十足的 Jessie 迫不及待地撥通了這個教練的電話,表達她的困擾與好奇 。 

透過 Jessie 的案例,我們先來看看,整個教練歷程經歷了哪些階段?發生了些什麼?她和教練共同創造了些什麼?最後,我們再將歷程中核心的教練理論精要與應用進行整理。 

初始階段:建立關係

在此階段,教練主要工作是同理當事人的主觀經驗,聆聽當事人的痛苦,給予陪伴與支持,接納當事人的情緒,覺察當事人的關鍵性感受。從當事人的認知、學習歷程與社會影響,透過同理心的展現,教練快速地與當事人建立關係,並有效支持到對方。

兩週後的一大早 7:00,教練與 Jessie 在一間河岸邊有著落地窗的飯店大廳見面,薄薄的晨曦為蒙蒙亮的冬日早晨帶來一絲暖意。

兩人彼此寒暄、道早安後,Jessie 帶著歉意說:早上是我最喜歡的時光,一定要留給教練對談。

這段話讓教練感受到 Jessie 的細心、溫暖,以及對自己的疼惜與尊重,同時緩解了自己 5:30 從城外風塵僕僕駕車進城的疲累。

這是一個好的開場。因為在亞洲的社會文化中,企業經理人多數的問題都來自於「忽略自己」,無論是在家庭的愛與歸屬上,或在公司的權力、角色責任等議題中,往往處於全力以赴的緊繃狀態,而忽略了自己身、心、靈上的需要與平衡,最後落入到無奈失落的生活循環中。 

第二階段:澄清議題

此階段的教練目標,是以尊重、真誠的態度,運用提問、澄清與回應的技巧,協助當事人盡可能具體地探討問題、困難、疑惑及真實處境 ,同時引導當事人去思考並看見個人的期待與渴望。 

當天 Jessie 穿著白色套頭毛衣與合身長褲,搭配黑灰格子西裝外套。雖然有一頭俐落的短髮,但眼神透著些許茫然。她望著窗外,嘆了口氣說:我回內地是對的嗎?

那個當下,她似乎掉入了自我沈思的無聲世界里,更像是在喃喃自語!

第三階段:設定目標

此階段的教練目標,主要在協助當事人將所呈現的片段力量放大,並加以組織,使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願景,再由達成願景後的視角回望問題的全貌,以決定該如何回應現況。

此時,當事人對自己所處問題情境之知覺往往帶著偏袒或扭曲,因此,教練必須協助當事人將問題情境發展成較客觀的外化觀點,這將有助於當事人設定適當、合理且有效的目標。 

Coach:我有些好奇,這份工作與三年後達到願景的你是什麼樣子呀? 
Jessie:大廳中,有個木頭的寬大樓梯,像極了黃浦飯店氣派的大長梯,我輕巧地走在上面,旁邊還有我的同事、老闆,大家笑著寒暄,甚至揶揄彼此,愉快地談論著工作、生活上的大小事。 
Coach:感覺到這畫面既有活力、溫暖又有點歷史。若要達到這樣的理想,畫面中的哪些人、事、物會是關鍵要素? 
Jessie:應該是老闆和那位每次都去找他報告的大叔吧!基本上,大家都很尊重我的專業,老闆也很器重我,還增加了我的管轄區域。如果這個大叔能夠調整思維模式,我應該就不會這麼焦躁與不安,也就不用常常加班,修改他送來的資料 了。 
Coach:既然關鍵人物是老闆與大叔,你對他們的具體期待又是什麼呢? 
Jessie:大叔可以不要直接跳過我去找老闆報告,而老闆也可以同理我的處境,多在團隊面前肯定、支持我。 
Coach:你覺得大叔為何要直接找老闆溝通?而老闆又為何會屢屢接受呢? 
Jessie:過去20年他們已經建立了革命情感,非常熟悉彼此的工作模式,有堅固的信任基礎。 
Coach:在這工作環境下,你覺得大家又是如何看待你的? 
Jessie:專業、有能力、只看績效、冷漠的老女人吧! 除了公事外,根本沒人想要跟我說話。(Jessie 噗嗤地笑出聲來),而且我剛來,大家也會有些危機感吧,更想要在老闆面前有所表現。 
Coach:聽起來好像白雪公主的後母(兩人同時笑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有誰可以協助你呢? 

第四階段:促成行動

此階段的教練重點在於「促成行動」,協助當事人成為積極的行動者,找出各種可能的方法,並選擇實用可行的方案,做好立即行動的準備。 

Jessie:在這個事件上,我覺得教練和老闆都可以協助我! 
Coach:謝謝你的肯定,你希望教練如何支持你?不過,身為教練的我是不會告訴你該如何做的呦。(教練些許揶揄地笑著對 Jessie 說)
Jessie:從開始教練到現在,已經讓我有些發現了。我希望教練陪伴我看見問題、分析現況、探索策略。 
Coach:明白!老闆展現出哪些行動,你會覺得被大力支持? 
Jessie:可以與我立場一致。當大叔去找老闆討論工作時,或許可以請大叔先找我討論,抑或讓我加入他們一起討論。這兩個方法都行! 
Coach:聽起來很具體可行,你打算如何做? 
Jessie:找老闆說明我的困擾與擔憂。畢竟,我還需要部門員工協助我熟悉整個組織,可不希望和團隊的關係弄擰了!況且,我也希望工作環境是愉快、友善的。 
Coach:除了找老闆談談,還想到什麼好方法呢? 
Jessie:我也會找大叔,聽聽他對我這段時間的表現與看法。 
Coach:還有嗎? 
Jessie:過兩天我就到職滿三個月,可以花點錢請大家喝下午茶慶祝到職,同時感謝同事們在這段時間的協助與支持。雖然平時我說話不多,但並不代表我不關心大家。

第五階段:承諾與結束

教練歷程來到結束階段,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提升當事人的行動能量並取得承諾,要讓當事人自行打包對談乾貨。教練邀請當事人回饋教練過程中的覺察或學習,並提出下次對談的方向與期待。 

Coach:如何知道你的努力已經有些成效呢? 
Jessie:部門同事要團購零食會來問問我,大叔有事情會先找我討論,不會直接跳過我找老闆。 
Coach:最有可能的阻礙會是什麼? 
Jessie:呦!我都忘了,有時老闆也會直接找大叔問話或交代事情。但只要大叔找老闆的頻率能減少到一週兩次以內,我就很高興了,畢竟20年的革命情感與習慣,應該不好改吧!但我會先去提醒老闆,「盡量不要跳過我直接派工作給大叔」。 
Coach:這個評測目標聽起來很合理,真是讓人期待聽到接下來的發展,下次見! 

教練對話小結與提醒

初始階段_建立關係:

同理當事人的情緒,並且重新建構當事人處境,借此增加其認知彈性、灌注希望、自我接納,從中幫助當事人接受自身的衝突與矛盾。 

第二階段_澄清議題:

教練以尊重、真誠的態度及行為,協助當事人在自我負責、積極關懷狀態下,共同進入教練歷程當中。 

第三階段_設定目標:

協助當事人進行資源的整合、看見挑戰並設定目標,並使當事人在非情緒性的環境中,學會仔細傾聽、正確地審視自我及面對處境,瞭解到「自己在做什麼,以及下定決心對此情況採取一些正面、有效的行動。」

第四階段_促成行動:

主要為發展行動計劃,協助當事人找出各種可能的方法及選擇實用可行的方案。促成行動發生的同時,陪伴當事人適時評估自己執行實踐計劃之落實程度、計劃的切合性與目標的鏈接性。 

第五階段_承諾與結束:

鞏固當事人的信念、取得承諾與追蹤,此階段重點在於賦能,並在其採取行動期間給予適當的支持。 

這個教練對談案例主要採用後現代諮商理論為教練基礎,偏向焦點解決教練對談模式。其特點為:快速建立信任關係,並協助當事人願意袒誠面對自己的困境,試著用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同時採取創新的行動,直面現況,化危機和焦慮為轉機,最後賦能並取得承諾。 

在整個教練歷程中,教練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辨識當事人的「主要問題」。以 Jessie 的故事為例,表面上是「回內地工作是正確的選擇嗎?」,對談後發現這個議題涉及背後的生涯與職涯的期待,而前景議題為部屬越級報告所引起的情緒困擾。 

教練在處理了當事人的感受與情緒後,連結其生涯、職涯願景,從中協助當事人辨識矛盾的認知、不利願景的工作因子等,隨即當事人的行動計劃即呼之欲出。 

在之後六次的教練歷程中,教練穿插 Homework 的方式,幫助當事人開始實踐這些計劃,並在未來的教練中與當事人討論執行計劃的落實程度與成效,以進行優化。 

理論與應用小 Tip

焦點解決短期取向(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簡稱SFBT)引用了 Watzlawick、Weakland 和 Fish (1974)的觀念,認為解決方案的重點必須是在有利未來發展的策略上,對於問題和起源的梳理並不一定是必要的(Fredrike & Bannink & ,2009)。 

Burbridge 與 Morgan(2007)提出以解決方案為重點的教練在三個關鍵方面的影響為:

  1. 通過教練提高團隊凝聚力;
  2. 通過教練促進團隊建構;
  3. 通過教練歷程鍛鍊回應未知的能力。

他們認為教練在創新領導力與團隊領導者和成員上都有影響,領導力側重於激勵和促使他人能夠朝著新的目標方向努力。 簡而言之,領導力必須具有「有效回應變化」的力量。而焦點解決教練對領導力、解決方案的重點,即是通過教練技巧對當事人提供鼓勵和幫助。 

焦點解決教練要瞭解團隊的優勢和文化,支持管理者發展成一個擁有新做法和思維的領導者。就像其他教練模式一樣,注重讓客戶自己設定目標和行動,提供持續的進展。 (Britton, 2015)

因此、在焦點解決教練對談實務中,教練不會過多地關注衝突本身,而是採取關注未來的策略模式。例如:

  • 希望看到哪些不同? 
  • 你對這個角色三年後的期待是什麼? 
  • 美好的夢幻團隊是什麼樣子?
  •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 發生什麼事,能讓你增加對團隊的信任?

一般來說,當事人都會說希望別人改變,這時除了接納,焦點解決教練會引導當事人看見內在的渴望。常用的問句如下:

  • 如果對方的行為朝你期望的方向發展,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事呢? 
  • 10 分是合作,0 分是衝突,在這個量尺上,你想達到哪個分數? 
  • 現階段,達到多少分是你滿意的? 
  • 若能多一分,會是什麼樣的景況? 
  • 這一分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不同以往的事呢? 
  • 什麼是你離開這次對談後馬上會做的? 
  • 你的同事會從哪裡注意到你的改變? 
  • 團隊成員或主管會從哪裡發現你正在為這個團隊的目標努力著? 

思考與反思

在一般的工作現場中,多年的同事被拔擢為高階主管或空降一個主管, 「越級報告」的情況多有發生,這對主管或員工在工作現場的界線拿捏實屬不易。 

焦點解決取向教練聚焦於領導人在團隊內推展順利、產生改變的地方。透過拆解 Jessie 案例的教練過程,希望讓讀者對焦點解決教練模式有些許認識與啓發。 

企業的高管都明白新的知識很重要,但創造可持續變化的新行為才是組織成長的關鍵。教練之所以有效,既是因為它主動、有意願和有意識地幫助領導人和團隊成員,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合,轉化出新的思維與實踐,也是因為它作用於提供可見結果的潛在能力上。但是,企業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團隊績效,這必須由團隊或組織本身來衡量。 

整體而言,教練重點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陪伴客戶轉化為一個能夠成功應對廣泛挑戰、不斷成長、向著目標推進的領導人(團隊)。 

備注:案例主人翁為化名,場景與產業都在不失原始教練的精神下,有所調整。若有相似,純屬巧合! 

參考書目與文獻

  • 廖鳳池、鈕文英 (1990)。 問題解決咨商模式。 中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 許維素(2014)。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國台北:心理出版社。 
  • Britton, J. J. (2015). Expanding the coaching conversation:group and team coachi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47 ( 3 ) 116-120.  DOI 10.1108/ICT-10-2014-0070
  • Burbridge, J.& Morgan, J. (2007 ). Team Coaching for Learner Success. CEL Practitioner Research Programme,11,42-50. http://www.lums.lancs.ac.uk/leadership/cel/
  • Fredrike, P.  & Bannink (2009).  Solution Focuse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Teams and in Organisations , InterAction – The Journal of Solution Focus in Organisations,1(1),11-25.
  • Watzlawick, P., Weakland, J. and Fish, R. (1974). 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New York: Norton.

作者簡介

  • ICF MCC 大師級教練
  • 企業高管教練 Executive Coach
  • 認證教練輔導 Mentor Coach
  • 台灣、大陸官方認證諮商心理師
  • 敘事取向教練與督導訓練
  • 焦點解決教練取向督導訓練
  • 德國 Rudolf Steiner 三年制生命史全人教練
  • 英國 Lumina Spark 組織與人才發展授證講師、執行師
  • 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工商組織博士研究

張如雅教練,如光教練學院榮譽副院長,國際教練聯合會 (ICF)認證大師級教練 MCC ( Master Certified Coach),也是中國台灣認證咨商心理師,同時具有商學院策略分析、工商組織心理研究背景,並擁有 20 年百強外企組織管理經驗。 

目前致力於教練式領導力 Leading with coaching competencies、壓力管理與恢復力 Stress Management / Resilience、團隊建構與衝突管理Team building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優勢管理與團隊發展 Strength Management and Team Development 等教練領域。 

封面照片 Photo by Jason Cooper on Unsplash

|溫習|一輩子的試煉——教練道德準則

教練道德準則是不斷打怪的過程,而大魔王是我們自己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內容長

【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案例研討】的公益課程,是如光國際教練學院 2023 年的新計畫,即使自己先前曾聽 Tina 老師聊過,但還是實際參與之後才理解這堂課的重要與獨特性。

2023 年 2 月 18 日,開啟了這堂紮紮實實的教練實戰課程,面對一個個真實情境,挑戰著教練們職業道德邊界的複雜情況,我們該如何保護客戶也保護自己?

如同 Ena 老師在課程最後的感觸,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是「一看就會,一做就廢」,還是需要各種具有挑戰的實務案例來推演,一起燒腦、分享經驗,才會刻印在我們的腦袋裡、震撼在我們的體感內,真正成為我們自自然然的教練狀態與實踐行為的一部分。

把含糊不清的心理與角色邊界畫清楚,讓每個行動、每句話都能心安理得的攤在陽光下。那份心安理得或許沒辦法帶來立即性的好處,卻能讓我們走得長遠,讓我們的靈魂和羽毛一樣輕盈。

對生命的當責,是把肩上非自己的責任物歸原主,把自己許下的承諾做到最好,所以雖然是公益課程,但跟平常輕鬆的公益活動不同,一切以正式課程的規格來辦理:要求準時與完整參與學習,因為提供正式學分,要對 ICF 負責、對學分背後代表的過程負責、對學員負責,也是老師對自己的負責。

學習不只是發生在課程中、在學生的感知打開時、在老師的舉手投足之間,也在我們的真實敞開之中。短短的三個小時,我們沈浸研讀著八大核心能力的第一核心能力,更令人期待著完整版的【ICF 教練核心能力精研班】,一條條、一小項一小項,躬身入局,庖丁解牛般地浸泡在真相中,把我們的馬步紮得更穩,聯結自己最享受的教練狀態,全然地被釋放並發揮屬於個人特色的教練風格與價值,長成獨立參天庇護一方水土的森林樹。

期待我們一起在如光森林中,彼此根系相連,內功相蓄,穩健綻放🎇

Photo by Alexander Andrews on Unsplash

這次課後,部分教練夥伴神速反饋了學習心得。如閃閃珍珠,點點滴滴的觸動特別珍貴,很貼近教練實踐,更是成為這堂課不可或缺的餘音繚繞。

於是誠獲了夥伴們的授權,一起來從中獲得更多寶貴的學習吧。(請滑動圖片完整閱讀)

封面照片 Photo by Vlad Hilitanu on Unsplash

💐如光公益(33) Mentor Coaching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內容長

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在去年組織了為期半年的「如光2022朋輩集練活動」(2022/08/05~2023/02/05)

世界各地的教練們匯聚在此,透過每個月一到兩次的練習,互相照鏡,彼此學習。

過程中有些覺察與疑問,有些共振與解答,隨著活動的告一段落,我們將透過 Tina 老師的 Mentor Coaching 作為結業式,也以公益活動的方式邀請更多朋友們一起參與觀摩。

宛伶在實際參與集練的過程中,感受到除了練習當中的收穫以外,後續跟夥伴們深入討論的探索激盪,完整了學習的循環與速度,一次次練習的收穫也反應在自己的教練狀態中,更放鬆在當下,貼著客戶走,更不留痕跡的陪伴。

教練是生命狀態持續的成長,每個階段都有些留下,有些帶走。

邀請您,參與幾十位教練的階段慶祝,也許您也相應其中❤️

🎁主題|Mentor Coaching

🎁日期|2023/2/11(六) 9:30-12:00

🎁地點|ZOOM 線上相會

🎁報名|請往下閱讀

公益活動主題有哪些

  • 有時候,會與教練們分享與自我覺察或教練服務相關的各式各樣主題,透過和大家聊聊天的方式,交流分享、 互相學習;夥伴們也可以點擊學院網站的《如光散記》或《如光影音》,用閱讀和觀賞影片的方式與我們互動。
  • 有時候,會示範教練輔導(Mentor Coaching);夥伴們也可以點擊學院網站的《教練輔導》,進一步了解 ICF 定義的教練輔導是什麼?什麼原因教練需要教練輔導?
  • 也有時候,會示範團體教練督導(Group Coaching Supervision);夥伴們也可以點擊學院網站的《教練督導》,進一步了解 ICF 定義的教練督導是什麼?什麼原因教練需要教練督導?

公益活動進行方式

  • Let go. Let God. 可能就是聊聊天、可能會有小練習、可能會有小工具、可能會有嘉賓;就順著流走。就是一個教練夥伴們互相滋養、陪伴的地方,沒有誰一定要說話、沒有誰一定要扮演什麼角色,歡迎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入客廳,來走走、看看、坐坐、待待、靜靜(以不打擾他人為前提)。

對象

  • 已經是教練、正在學教練、想要學教練、好奇什麼是教練、不知道什麼是教練?都歡迎您來參加與我們互動。
  • 如果您是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在學學生,在就學期間參加公益活動,學院還會頒發 ICF RD(Resource Development)CCEUs 證書給您,幫助您累積教練時數。

參與方式

你的公益心即是入場券

分享您一個月內做過或正在進行中的公益活動(以下方式任選一種)

  • 請寫出您提供公益教練對話服務的日期、時間、地點 (一對一或團體)
  • 如果您就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或服務、請提供組織名稱與您的職務抬頭
  • 分享您目前正在用什麼方式支持哪個公益團體?與支持它的原因?

如果您已經在如光 line 群組,請留意群內接龍報名訊息

報名方式

  • 每個月會有一個晚上,時間是 1930-2130(GMT+8)(需要換算時間協助?
  • 活動日程表與報名連結於本頁下方,請選擇您有興趣的話題,保留起時間、點擊報名連結並於報名時填寫上述相關資料。最後,請您按時參加活動。謝謝您的愛心,讓我們一起將公益心與愛的能量流動起來。
Photo by Duy Pham on Unsplash

公益如光
2023年教練公益活動專區

活動名稱日期地點主講報名
公益活動(33):Mentor Coaching2月11日ZoomTina/Ena已結束
公益活動(34):【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案例研討】
(全程參與課程將獲得 3 ICF CCEUs)
2月18日ZoomTina/Ena已結束
公益活動(35):【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案例研討】
(全程參與課程將獲得 ICF CCEU 課程認證 3 CC)
3月18日
08:45~12:15
ZoomTina/Ena聯絡專人
公益活動(36):當教練遇見高階主管/C-level3月22日ZoomTina/Flora聯絡專人
公益活動(37):當教練遇見公益組織4月19日Zoom
公益活動(38):當教練遇見新世代 Leader5月17日Zoom
公益活動(39):當教練遇見企業家第二代6月7日Zoom
公益活動(40):當教練遇見 HR6月28日Zoom
公益活動(41):當教練遇見父母8月30日Zoom
將於每季公告公益活動主題詳情,如光教練學院保有修改、變更本活動內容之權利

封面 Photo by krakenimages on Unsplash

〖如光〗邀請您一起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By Tina Huang, ICF MCC, Executive Coach,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創辦人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創辦一個國際教練學院。2022 年下半年,學院決定休息半年,一方面是因為生活中有重大變化,二方面是想要重新感受如光的初衷是什麼?我們到底要去哪裡?可以做什麼?

這段休息與沉澱時間,我越來越清晰當初創辦學院的初衷與精神:好好陪伴教練們走一趟自我探索、深度學習的旅程,支持他們活出自己的樣子、成為本自俱足的美好、最終擁有精彩的人生和教練事業。

回首自己在教練專業養成這條路上,幾乎都是用英語上課,無論是搭飛機出國、或者是半夜參加線上跨國課程,偶爾參加國外導師來國內開的實體課。慢慢地願景開始發芽,我想要走一條少有人走路,那就是——如光國際教練學院只提供教練持續精進的 ICF  CCEU 進修課程。當初衷與願景結合,眼前的道路越來越清晰,我開始著手整理這 20 年來於我有幫助的學習與鍛鍊,擷取菁華並淬煉成多元的主題課程,整個過程很像煉丹。

如光導師團隊,融合彼此的智慧、專長與實務經驗,設計出適合東方教練與文化的進階教練主題精研課程,走精緻、高端的小班學習路線。導師團隊的多元學識與背景,能夠融合國際經驗、西方理論與東方文化,用東方底蘊設計課程,同時全程以華語授課。主題課程之間相互輝映、堆疊,建構出完整的專業教練養成生態系統。主題課程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咀嚼與消化,才能轉化成教練們的養份。在如光,沒有認證捷徑、只有蛻變旅程。

非常感謝如光的導師們與幕後團隊,他們相信我的相信,願意和我一起毫無保留地,貢獻各自的智慧才能與豐富經歷,讓我走這條路不孤單。每位導師與團隊成員都以生命相陪,心有靈犀的默契,讓如光國際教練學院不是一個人的武林,而是一群人的生態森林。我們擁有不只一株母樹,這些母樹彼此之間也互相滋養聯繫。盼望有更多的夥伴加入如光生態養成系統,一起成就屬於我們華人的教練文化。誠摯邀請您來和我們一起,在生命和教練的路上,綻放如光。

Photo by James Fitzgerald on Unsplash

2023年如光教練養成支援系統〖總覽〗

【全年12場公益活動】——公益承諾・如鹽如光

  • 快閃專場:三人小組朋輩集練公益活動結營禮《公益教練輔導》
  • 常設公益 CCEU 課教練道德準則與規範案例研討 (3 CCEUs)
  • 初心不改每月一次公益活動:《當教練遇見……》系列,教練是怎樣提供支援的呢?會有你心儀的「遇見」嗎?敬請留意公益活動公告。

【教練實踐與生命成長】專案——年度陪伴・全面養護

  • 團體教練督導 Group Supervision by Tina, ICF MCC
  • 團體教練輔導 Group Mentor Coaching by Ruya, ICF MCC
  • 意象教練督導 Imagery Coaching Supervision by Ena, ICF PCC
  • 收穫與洞察書寫 Take-away and Insight Journaling by Margaret, PhD
  • 40 CCEUs,學員 8-12人,如光 4位導師,共同組成綻放如光的生命場域。從知道到做到、從潛在模式到意識升級、從專業提升到教練事業發展,提供教練們系統且整體的支援,協助每位教練活出各自獨特的生命樣貌與教練風格。

【ICF 核心能力精研班】——經典課程・地基樁功

  • 20 CCEUs,8-12 位夥伴,與授課導師 Ruya MCC 和 Ena PCC,嘉賓導師MCC Tina,一起回到根本。
  • 無論獲得多少認證,取得多少工具,累積多少教練時數,專業教練最重要的事情是追本溯源,不斷檢視並修練 ICF 的八大核心能力——持續地鍛煉精進馬步和基本功,堅毅地打磨自己以訓練敏銳度與直覺,融會貫通所有教練核心能力與團隊教練能力,將知識轉化的同時,持續累積教練實踐經驗。
  • 導師們將從實務經驗出發,支持夥伴們少走彎路。從自身的成功與失敗經驗當中提供案例,協助夥伴們深度理解,有哪些訣竅可以幫助我們善加發揮每項核心能力在教練關係與教練對話實務中?發揮之後的樣子是什麼?也會安排夥伴之間交流切磋、向彼此學習、互相照鏡子。

【以書寫探索教練狀態與生命】—— 書暢生命・助力品牌

  • 30 CCEUs,8-12 位夥伴,與授課導師 Margaret 博士和 Tina MCC,在筆尖下共舞,見證生命旅程與智慧。
  • 什麼是你生命中最可貴的資源?它可以源源不斷地滋養你活出你想要的樣子,獨特的你,成就屬於你的獨特的教練風格與事業。這一切,經由自由靈動的場域,從你的身心腦靈,從筆尖暢躍於紙面,你,好奇嗎?字裡行間,將會遇見怎樣的你?從此,生命會有何不同呢?好期待,與你一起創作。
  • Margaret 博士說:「文字是具有神祕力量的工具,書寫則是工具的使用方法,透過書寫可以窺探內在的無垠宇宙,也可以認識自己、理解眾人、想像世界。我喜歡也享受書寫,苦悶的時候、歡喜的時候、珍惜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讓指尖奔流的文字帶著自己去到一處無法想像的地方,如果以後重新回頭,將會驚歎曾經有過如此瑰麗的風景。」

當教練實踐遇見心理學】—— 知其所以然・教練旅程更坦然

  • 40 CCEUs,8-12 位夥伴,與 Ruya MCC 和 Tina MCC,一起探尋教練服務與實踐當中借用的心理學理論——生而為人的規律,是如何默默支持著一切發生的。
  • 基於 Grant 與 Palmer 所提出 (Grant, 2002):教練心理學是以基於成人學習或心理學方法為根基而構成的教練輔導模型為基礎,從而增強個人生活與工作領域的幸福安適與效能的一門學問 (Palmer & Whybrow, 2006)。
  • 教練心理學是教練們被督導、自我反思或進修時的主要寶典。對於初學教練們:《當教練實踐遇見心理學》這堂課,能有效幫助教練們在執案中,有著攀藤摸瓜,事半功倍之效。對於資深教練們:這堂課,更是結合個人多年教練所學與經驗,薈萃個人所學於堅實理論基礎的重要版圖。

一對一 (或三) 輔導 Mentor Coaching——個性化精研・人劍合一必經之路

  • 享受個人或三人行的你 (們),可以選擇 Tina MCC、或 Ruya MCC,或 Ena PCC 的單獨陪伴與支持,精細探研你的專屬潛力,精準提升核心能力
  • 無論獲得多少認證,取得多少工具,累積多少教練時數,專業教練最重要的事情是回到根本,經常檢視個人在 ICF 八大核心能力與團隊教練能力的展現,持續用蹲馬步的態度紮根,理解 ACC、PCC 和 MCC 之間那些細微的區別是什麼。再藉由教練導師 Mentor Coaching 的支持,獲得客觀的回饋與輔導,得以更精緻有效地運用 ICF 的八大核心能力與團隊教練能力。

【一對一督導 Coaching Supervision】——教練狀態深修・由內而外綻放如光

  • 這是你與 Tina MCC 的專屬時空,探尋現象背後的生命本質,遇見內心深處的自己,放下你想放下的,從生命的初心處,啟航,由內而外綻放如光。
  • ICF 主動針對教練督導進行研究,並表示接受督導的教練,會獲得以下主要益處:提升個人自我覺察、更強大的自信心、增加客觀性、提升歸屬感、降低孤立感受、增加個人資源與主意。ICF 建議全職專業教練們接受教練督導以持續精進專業發展,幫助自己符合專業教練的角色、責任與服務目的。教練督導是一個與單純教練十分不同的專業,所以教練督導必須參加專業督導培訓以取得相關知識與鍛煉的機會。
  • Tina 於 2018 年取得教練督導學院 (Coaching Supervision Academy) 的教練督導 (Coach Supervisor) 專業認證。2023年 Ruya 與 Ena 也將在同一家教練督導學院 (CSA) 完成學業,在個人督導領域為夥伴們提供支援。

【如光教練導師團】

——傾囊相授・傾情相伴・走出屬於你自己的教練之路

  • ICF MCC 大師級教練
  • 企業高管教練 Executive Coach
  • 領導人發展教練 Leadership Development Coach
  • 美國 inviteChange 認證教練輔導 Mentor Coach
  • 英國 CSA 認證教練督導 Coach Supervisor   
  • 美國馬歇爾.葛史密斯機構認證專業 SCC 教練
  • 美國 ISEI 認證 SEI (社群與情緒智慧) 教練
  • MBA in Finance 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碩士, HPU, USA
  • ICF MCC 大師級教練
  • 企業高管教練 Executive Coach
  • 認證教練輔導 Mentor Coach
  • 台灣、大陸官方認證諮商心理師
  • 敘事取向教練與督導訓練
  • 焦點解決教練取向督導訓練
  • 德國 Rudolf Steiner 三年制生命史全人教練
  • 英國 Lumina Spark 組織與人才發展授證講師、執行師
  • 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工商組織博士研究
  • ICF PCC 專業級教練
  • 企業高管教練 Executive Coach
  • 認證教練輔導 Mentor Coach
  • 英國 Lumina Spark 認證人才測評諮詢師
  • 美國 GCDF 認證職業規劃師
  • 新加坡 ILS 認證學習引導師
  • 中國意象對話療法心理諮詢師
  • 中科院管理心理學博士課程研修班
  • 暨南大學市場行銷碩士
  • 暨南大學管理經濟學學士
  • 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
  •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
  • 世新大學文學創作、現代散文選讀講師
  • 東華大學中文語文能力講師
  • 國家考試閲卷、命題委員
  • 左岸電子報記者
  • 教育部資訊志工
  • 台灣大學僑外組徵文比賽評審
  • 泰北華教簡訊主編
Photo by Jed Villejo on Unsplash

|溫習|公益活動報導暨邀請:從過去到未來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你有多久沒讓自己的情緒、感受跟想法盡情流動了呢?

一支筆,一張紙,書桌前的振筆疾書,竟然能帶我們進入時間空間自由切換的場景變化。

不在意通順、筆畫、文法,不在意對錯。

放下字面上的判斷,也放下對自己的判斷。

像回到童年的純粹時刻,沒有任何概念限制,只是盡情地探索世界。

在上一堂公益課程「當書寫遇見沉潛」,黃翔 Margaret 老師帶著我們透過紙筆探索自己,收到許多參與學員的驚喜反饋:

有人發現一寫就停不下來

有人發現了從未認識的自己

有人召喚了想念的親人們齊聚一堂

也有人跟家人一起享受書寫的時光

我們透過書寫打開五感去探索自己,每個人書寫的節奏跟氛圍都不同,在朗讀分享時,形成了不同的樂音,於是我們在那一晚,即興合奏了一曲。

2022年,我們用書寫沉澱過去

2023年,我們用書寫展望未來

謝謝 Helen 課後分享「我手寫我心」的淋漓暢快,彷彿將我們招喚回那個,獨自,卻又一起的時光。

【如光跨年公益心之禮】當書寫遇見我自己
第二堂:當書寫遇見探索
日期|2023/1/11(三)
時間|1930-2130
邀請您一同來共譜樂曲
參與方式
Zoom Meeting

如何報名

你的公益心即是入場券

分享您一個月內做過或正在進行中的公益活動(以下方式任選一種)

  • 請寫出您提供公益教練對話服務的日期、時間、地點 (一對一或團體)
  • 如果您就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或服務、請提供組織名稱與您的職務抬頭
  • 分享您目前正在用什麼方式支持哪個公益團體?與支持它的原因?

導師介紹

學經歷

  • 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
  •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
  • 世新大學文學創作、現代散文選讀講師
  • 東華大學中文語文能力講師
  • 國家考試閲卷、命題委員
  • 電影鐵獅玉玲瓏編劇
  • 左岸電子報記者
  • 教育部資訊志工
  • 台灣大學僑外組徵文比賽評審
  • 泰北華教簡訊主編
  • 泰北文教推廣協會志工教師
  • 泰北滿星疊大同中學志工教師

獲獎

  • 台大薛明敏文學創作獎金
  • 國立台灣文學館文學部落格獎首獎
  • 東華大學文學獎小說組佳作
  • 東華大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獎勵
  • 世新大學優良教師

作品

  • 部落格《言靈》
  • 電影《鐵獅玉玲瓏》劇本
  • 《山海書》編輯撰寫
  • 《翻滾吧台灣》文字整理
  • 《左岸電子報》報導
  • 《泰北華教簡訊》報導

黃翔熱愛閱讀並善於書寫,高中時即獲得校內徵文與作文比賽首獎,並以中文資優保送台大中文系。台大中文研究所畢業後,前往一向喜愛的花蓮攻讀博士,學術興趣也從中國哲學思想轉向報導文學。在花蓮求學期間開始書寫部落格《言靈》,紀錄閱讀、生活與思索,並以此獲得國立文學館的台灣文學部落格首獎。期間開始關注非虛構書寫,撰寫多篇採訪與擔任偏鄉志工。以花蓮為起點,前往泰北採訪報導並擔任志工教師,傳道授業也開拓了人生的視野與經驗。返回台灣以後,在世新大學教授文學創作,獲得優良教師表揚,並於課餘從事各種藝文與教育相關活動。

黃翔認為,書寫的目的不只是溝通與展示,最重要的,是透過書寫與自己相遇,手寫我心,以書寫沉潛、以書寫探索,人心如宇宙神秘浩瀚,文字將會挖掘出陌異而瑰麗的風景。

Photo by Vero Manrique on Unsplash

Photo by Danist Soh on Unsplash

2022~2023【如光跨年公益心之禮】當書寫遇見我自己

親愛的伙伴們,

好久不見,你們好嗎?

如光教練學院休息大半年,很是想念大家。回頭看這段時間,經歷過裝修,搬家,家人們的確診,工作生活的重新調整,似乎慢慢地找到一個新的,自己想要的生命節奏,以更豐富地活出心中的生命樣態,也就是:活出我是誰。

前陣子,如光幫忙 CSA 推廣督導認證課程,所謂的督導的起點,是我們要先能夠成為自己的督導,從練習自我反思與覺察開始,發現自己是誰,繼而在教練與督導的路上,就可以越來越清晰自如,運用獨一無二的你自己,服務客戶。

一直覺得文字的魅力與溫度,很多時候不是影像或聲音可以取代的。在自己過去的書寫經驗中,發現,安靜的書寫時間,是好好與自己相處,產生覺察的重要形式之一。當感受與思緒,變成文字流露在眼前,我體會到抒發,感謝與放手。

時光飛逝,轉眼接近 2022 年底,延續如光的傳統,我們準備一份大禮,「聖誕+新年」禮物給各位,也藉機和大家聚聚,聊聊。我特別請出我的親妹妹,黃翔 Margaret 老師來帶領,陪伴大家,藉由「當書寫遇見沉潛」以及「當書寫遇見探索」兩個單元,來收斂 2022 並盼望 2023。

黃翔老師,是台大中文所碩士、東華中文所博士,曾獲得台大薛明敏古典詩詞獎金、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部落格首獎、東華文學獎小說組佳作,在大學院校教導創意書寫多年,還寫過電影劇本。她熱愛文學,植物,藝術,旅行,博覽群書,並攝取吸收成為創作與生活的養份。

誠摯地邀請你,給自己一份禮物,

和我們一起遇見書寫,遇見自己。

Love,

Tina

From Pexel
【如光跨年公益心之禮】當書寫遇見我自己
當書寫遇見沈潛
日期|2022/12/14(三)
時間|1930-2130
當書寫遇見探索
日期|2023/1/11(三)
時間|1930-2130
參與方式
Zoom Meeting

如何報名

你的公益心即是入場券

分享您一個月內做過或正在進行中的公益活動(以下方式任選一種)

  • 請寫出您提供公益教練對話服務的日期、時間、地點 (一對一或團體)
  • 如果您就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或服務、請提供組織名稱與您的職務抬頭
  • 分享您目前正在用什麼方式支持哪個公益團體?與支持它的原因?

導師介紹

學經歷

  • 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
  •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
  • 世新大學文學創作、現代散文選讀講師
  • 東華大學中文語文能力講師
  • 國家考試閲卷、命題委員
  • 電影鐵獅玉玲瓏編劇
  • 左岸電子報記者
  • 教育部資訊志工
  • 台灣大學僑外組徵文比賽評審
  • 泰北華教簡訊主編
  • 泰北文教推廣協會志工教師
  • 泰北滿星疊大同中學志工教師

獲獎

  • 台大薛明敏文學創作獎金
  • 國立台灣文學館文學部落格獎首獎
  • 東華大學文學獎小說組佳作
  • 東華大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獎勵
  • 世新大學優良教師

作品

  • 部落格《言靈》
  • 電影《鐵獅玉玲瓏》劇本
  • 《山海書》編輯撰寫
  • 《翻滾吧台灣》文字整理
  • 《左岸電子報》報導
  • 《泰北華教簡訊》報導

黃翔熱愛閱讀並善於書寫,高中時即獲得校內徵文與作文比賽首獎,並以中文資優保送台大中文系。台大中文研究所畢業後,前往一向喜愛的花蓮攻讀博士,學術興趣也從中國哲學思想轉向報導文學。在花蓮求學期間開始書寫部落格《言靈》,紀錄閱讀、生活與思索,並以此獲得國立文學館的台灣文學部落格首獎。期間開始關注非虛構書寫,撰寫多篇採訪與擔任偏鄉志工。以花蓮為起點,前往泰北採訪報導並擔任志工教師,傳道授業也開拓了人生的視野與經驗。返回台灣以後,在世新大學教授文學創作,獲得優良教師表揚,並於課餘從事各種藝文與教育相關活動。

黃翔認為,書寫的目的不只是溝通與展示,最重要的,是透過書寫與自己相遇,手寫我心,以書寫沉潛、以書寫探索,人心如宇宙神秘浩瀚,文字將會挖掘出陌異而瑰麗的風景。

From Pexel

友情如光|流動如水,映照如光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課程剛開始,大家輪流分享自己當下的狀態,我說了因為要寫課後記錄,感覺自己有點進入工作模式,沒有辦法很純粹以參與者的角色融入。明明老師提醒了不要用大腦去記,要用感受的。

我想了想,的確是呢。因為「督導是什麼」、「『全光譜模型』是什麼?」,如果試著用邏輯的文字去理解,是看不懂的。更何況督導過程中,原本就是倚重全身心腦靈的打開與感受,我們的學習模式應該是有一致性的。

我們第二堂的系列福利課程中認識了 CSA 教練督導全光譜模型(Full Spectrum Model)的四個基石與整體概念,更感受到那超越文字以外的氛圍與品質。

透過明明老師傳達出的訊息,無論是言語說出來的,或是超越言語之外的,讓我想起了過往的經驗……

曾經有幾年學茶習茶,在茶席中為所有客人泡出好茶的角色,稱為「事茶人」。

事茶人是一種臨在當下,所有感知打開的專注狀態,以一種放鬆優雅的姿態,掌握著茶席空間中的能量變化,舉手投足間分寸拿捏地剛好,給予足夠的空間與自由,讓每位茶客都能靜下來,在每一杯茶中,純然地與自己對話。

而奇妙的是,從同一個壺倒出的同一泡茶,會因為每個人唾液成份不同,品嚐到不同味道,而杯底殘留的香氣也不盡相同。

那是一段很深刻也很寶貴的生命經驗。而我很有福氣的,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能再次浸淫其中。那是我們可以完全卸下身上所有標籤,只剩下真實赤裸的時刻;那是回到兩個存在體映照著彼此的時刻。

Photo by 五玄土 ORIENTO on Unsplash

流動如水,映照如光。

那是我們的靈魂被看見,也被完全接納擁抱的時刻。

CSA 教練督導文憑課程· 前傳 · 系列福利活動

後續仍有兩場,歡迎掃碼報名,體會這難以言喻的通透時刻。

活動詳情請點擊連接獲取

CSA 教練督導文憑課程· 前傳 · 系列福利活動
* 2022年8月18日  
什麼是教練督導? What is supervision?
活動紀錄 友情如光|淌洋在生命之河
* 9月08日    
全光譜模型 Full Spectrum Model
活動紀錄 友情如光|流動如水,映照如光
* 9月29日   
U型理論 Theory U
* 10月20日  
卡普曼戲劇三角形 KarpmanDrama Triangle
Photo by 五玄土 ORIENTO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EMCC(歐洲導師與教練協會)督導手冊

EMCC——European Mentoring and Coaching Council

以下資料來源:www.emccglobal.org/leadership-development/supervision/

EMCC(歐洲導師與教練協會)督導手冊

CSA(Coaching Supervision Academy) 教練督導學院

來自英國,成立於2005年10月,以嚴謹與高要求聞名

歡迎掃碼,繼續報名參加 CSA 教練督導文憑課程· 前傳 · 系列福利活動

活動詳情請點擊連接獲取

友情如光|淌洋在生命之河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如果教練是陪伴客戶朝著燈塔航行到目的地,那麼督導給我的感覺,就像潛入生命之河中中探索,除了需要掌握下潛與移動的技術;探索的區域跟方向可以更全面更自由;在過程中感知越來越打開,除了對自我狀態與周圍環境的變化越來越敏銳,同時也能以自在平靜的狀態享受這個旅程。

所以督導關注的範圍更全面,提供的空間更大,這種空間感與平靜感,在明明老師的話語當中,像一波波浪拍打著,傳達到我身上。

以明明老師的角度來解釋,督導是反思性,有專注點的對話。

專注於什麼呢?

一、實踐健全的發展:針對專業能力上的進修,提升跟不同夥伴合作的容納度。
二、道德規則的敏感度:理解人與人之間互動產生的影響,透過討論安穩住教練內心的安康。
三、由於教練過程中是保密的,所以督導能為教練提供了一個安全且隱密的空間,針對教練本身的狀態與覺察做探討。

為什麼需要督導呢?

因為 Coaching 不是製造業,不是學到工具、把工具運用得很熟練就好,更是一個人生命品質的形塑過程。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如果將它流程化了,就沒機會看見客戶最完整最真實的狀態與想法。Coaching 是一種純粹的生命狀態,如詩如歌,是一個人發自內心對另一個人之間的耐心與真誠對待的陪伴。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陪伴方式。

在這堂課當中明明老師也向大家提問,教練認證是否能完全代表一位教練的穩定品質呢?技術上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教練也是人,有太多更細微更內在的部分,需要被照顧了。這也是需要大家去觀察與反思的。

Photo by Tarzan9280 on iStock

在聽完明明老師的分享之後,我感覺到在如光教練學院的願景當中,每位教練是一棵棵茂盛的樹,而督導就像是我們腳下的豐饒土壤,流淌著生命之河,提供我們所需要的養分,而樹木也給予自己的一部分,回饋到土地,彼此支持茁壯,生生不息。

Photo by Svitlana on Unsplash

歡迎掃碼,繼續報名參加後續三場福利活動。

活動詳情請點擊連接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