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新手教練養成記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回想剛開始做教練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是不稱職的副駕駛,明明該由駕駛(客戶)決定目的地跟行駛路線,卻常常把方向盤搶過來,又眼睜睜看著車子沿路碰撞,甚至卡在角落動彈不得。明明開著可以適應任何地形的吉普車,卻成了碰碰車。也因為如此,我開始上網找更多學習資源,因緣聚會下認識到 Tina 老師與如光教練學院。

學院的課是為了已經有教練底子的人設計,再依照各人的需求加強選修,持續深化,客製化的自由度是我很喜歡的。因為自己有些實務經驗(特別是撞牆經驗),想把地基打穩,所以 Tina 老師建議從教練基礎課開始學習。

在上課前我想像著,會有琳瑯滿目的技巧與工具排山倒海而來,沒想到讓我茅塞頓開的第一課,竟然是釐清「教練是什麼」

同樣是以談話形式工作,教練很容易跟顧問或諮商搞混,甚至有些使用「教練」一詞的工作者,可能也不是那麼清楚,教練的界線在哪裡。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把能做的做好,不能做的放掉。

Photo by Julentto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Photo by Richard Jaimes on Unsplash

光是這幾個點就讓我的心境鬆了一半。

過去人生因為雞婆的特質,常常讓我承接超過能力與界線的責任在身上,甚至下意識把問題無法被解決的結果,歸咎在自己不夠好身上。

沒有誰可以為其他人定義,什麼事對他最重要。

沒有人可以為其他人決定,他的未來要怎麼過。

即使是再資深的教練,也會遇到不適合一起工作的客戶,以平常心看待彼此關係的開始與道別,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界線與能力,從許多前輩的分享,讓我知道不是只有自己會撞牆,而撞牆的痕跡都會成為深刻的成長養分。

雖然了解理論,但經過自己的實務經驗、教練學長姐的探討分享,以及 Tina 老師課堂上細緻的實例說明,將教練基礎能力拆解檢視與演練,看似簡單,威力卻很強大!短短兩天就讓我看清楚之前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調整。即使再次發生撞牆的情況,也能從結束後的反思檢視自己在哪個節點中失去了平衡。

終於把方向盤交還給駕駛,身為教練的我坐回了副駕駛位置上,安心陪伴剛上路的駕駛,更有餘裕的感受每位駕駛的開車風格與速度。在每一個路口跟客戶確認後,由客戶踩油門暢通而行,開始享受窗外的風,與沿路的旅程風景。

Photo by Taneli Lahtinen on Unsplash

|溫習|學習是持續堆疊的現在進行式

文/蔡宛伶教練,如光教練學院內容長

2022 年如光教練學院第一場公益活動「情緒覺察」,開場由 Ena 教練帶領大家靜心與情緒回顧,再由 Tina 教練一一打開百寶箱,讓大家體驗各種協助情緒覺察的工具,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繼續紮穩馬步練基本功。

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變化越來越敏銳,能夠細緻描述時,也會同步增進理解與推敲客戶脈絡狀態的能力,進而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開啟更深更廣的探索之路。

道理懂歸懂,要如何開始呢?Tina 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先從自己身上工作,練習紀錄情緒日記,看見高低起伏的變化;觀察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例如家人、伴侶)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看清楚情緒起伏的觸發點與背後脈絡。

於是,從「我沒什麼感覺」到「我在生氣、我超級生氣、我氣炸了」到「我的生氣混雜著力不從心的無力感,以及長久以來過度承擔某些事的忿忿不平」,從描述的變化中,也反應了我們內在的觀察樣貌。

那麼許多教練們關注的,與客戶一起工作的部分,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呢?Tina 提醒別輕易被客戶的情緒詞彙買單,而是順著詞彙去理解他是怎麼想、怎麼感受、怎麼定義、背後需要被滿足或沒被滿足的是什麼……合宜的情緒表現,會因為每個人有所不同。探索屬於他的樣子是什麼,讓客戶解讀他自己,看清楚自己,並決定前進的方向。

雖然如何跟客戶工作,是我們在教練基礎必修課程就學習到的,但我們似乎需要反覆地用聚光燈照亮這塊,才能更完善地落實到教練對談中。

正如有位同學發問,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緒敏銳度,問完之後某些點突然串連起來了!恍然大悟想起,那不就是曾經在情緒智慧課中做過的練習嗎?只需要用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有系統地讓我們探索自己的價值觀、情緒觸發點、與反應模式。

最快的進步方式,就是每天好好踏穩每一步。

當我們穩定好自己,不容易被客戶的情緒攪動,就能與客戶保持漂亮的共舞狀態。舞蹈可以輕柔、可以激烈,而我們知道自己當下的舞步為何變換、如何變幻。

對於教練,清楚內觀到自己的什麼情緒被客戶以及客戶的議題擾動,是抱持中正教練狀態的重要前提。這種內觀非常精微,如果經過持續且有意識的系統性訓練,無論是對教練本身、對客戶,乃至於人生的重要關係,都會有根本性的影響。

公益活動的時間短暫,深入探索個人的空間有限,如果想要更細膩地認識自己,透過更多百寶箱工具,挖掘出情緒背後的層層寶藏,誠摯邀請您來參加三月份即將開課的「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你會發現,即使不舒服的情緒背後,也藏著愛喔。


「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
模組一:自我情緒覺察與管理

  • 單元一:開學與建立學習合約
  • 單元二:如何活出我的生命狀態?
  • 單元三:情緒/感受/身理狀況如何影響了我的教練服務與生活?
  • 單元四:恢復力如何支持我更好的管理個人情緒並合宜地回應客戶?
  • 單元五:身為教練,我的潛能,盲點與機會是什麼?在哪裡?
  • 單元六:如何有覺察的設定界線,以增進我的內在力量?
  • 單元七:如何探索超越現況的思維與行為模式?
  • 單元八:如何釋放壓力並提高個人在教練服務與生活方面的敏捷力?
  • 單元九:如何持續把有覺察,幸福與願景的生命活出來?
  • 單元十:我要如何為自己慶祝這個旅程?如何應用所學在我的教練服務?

「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
模組二:教練與客戶的人際社群覺察,反思與發展

  • 單元一:開學與建立學習合約
  • 單元二: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
  • 單元三:如何更好覺察團體/團隊/社群的動能與氛圍?
  • 單元四:目前我工作與生活方面的人脈關係,現況如何?
  • 單元五:如何建立並提升生活,工作與社群的當中的關係?
  • 單元六:如何在生命與社群中,激勵我自己和他人?
  • 單元七:如何把價值觀活出來並發揮在生命與社群當中的影響力?
  • 單元八:衝突的背後有什麼需要與期待?如何化解衝突?
  • 單元九:如何成為生命與社群中的改變因數並引領改變?
  • 單元十:我要如何為自己慶祝這個旅程?如何應用所學在我的教練服務?
Photo by Andriyko Podilnyk on Unsplash

2022年 2-4月公益活動介紹

對於初學教練的夥伴們,能夠在進行教練對話的同時,留意並處理到「客戶的情緒」和「教練自身情緒」這些部分似乎相對挑戰。教練基礎必修課程中,我們談了幾個教練基礎技能和 GROW Model,其中哪些與情緒有關?初入門時,怎麼幫助自己擁有覺察情緒的基本功?有哪些訊息可以留意? 如何在教練對話中,有意識且「心中有數」地進階呢?

此外,教練與客戶的情緒覺察與管理這類的內容,對於資深教練,亦是必修課。這些內容在 4 月 19 日開學的「教練與客戶的《社交/社群與情緒智慧系列》(48 CCEUs)」當中的「模組一:教練與客戶的個人情緒覺察,反思與發展(20CC + 4RD)」裡面會仔細探討。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5):情緒覺察

活動日期|2/16(三) 19:30-21:30

活動報導

【🌳 (25)公益活動】
我們會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如何開始更好的覺察自己的情緒與狀態?也會聊聊,情緒在教練對話中的重要性,以至於,我們可以如何更好地覺察客戶的情緒狀態?協助客戶進一步探索情緒帶來的禮物或洞察?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6):情緒調節

活動日期|3/08(二) 19:30-21:30

活動報導

【🌳 (26)公益活動】
我們會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在教練對話當中,教練會不會有情緒?通常是什麼原因引發教練的情緒或感受?教練自身的情緒,如何影響了我們的教練狀態?然後,我們可以聊聊,當教練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之後,該怎麼辦呢?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7):Ruya的 MCC 之路

活動日期|4/06(三) 19:30-21:30

按此報名

【🌳 (27)公益活動】
2022年,與春天的腳步一起到來,有個值得慶祝的好消息想跟大家分享,學院榮譽副院長 Ruya 教練取得 ICF 國際教練聯合會 MCC 的資格囉!

這個好消息不僅是對 Ruya 教練個人的專業肯定,也代表學院的根基更紮實,能提供每位教練路上的學友們,更全面的養分與資源,協助這座森林長出更多 ACC、PCC 與 MCC 教練……,陪伴每棵教練樹,從基礎先修(向下紮根、向上發芽🌱)、到核心能力(強健主要樹幹)、到情緒智慧(持續內修樹根、開始枝繁葉茂)、到輔導(修剪枝葉、預備結果)、到督導(內在整理、樹根深扎大地),直到長成一棵可以獨立陪伴客戶擋風遮雨的大樹……

我們想邀請更多朋友一同慶祝這個美好時刻,如光教練學院四月份的公益活動,將邀請 Ruya 教練與 Tina 教練一起和大家聊聊天,談 Ruya 成為 MCC 的旅途風景,談 Tina 心中的藍圖,她們為何選擇同行,以及未來的如光森林如何滋養身為教練的你……

如光教練學院公益活動(28):POY® 的應用(穀雨.滋潤)

活動日期|4/20(三) 19:30-21:30

按此報名

2011年在上海居住時,我向一位畫家朋友學《無筆作畫》,只用水跟顏料,不使用任何其他道具。跟她學習一年之後,我便開始運用畫畫作個人教練和團隊教練,還設計《能量恢復力工作坊 Sustainable Energy Management with Resilience 》,運用無筆作畫、深度對話、向內探索、遊戲等方式,幫助學員看見自己,進而活出自己想要的最佳狀態。

當時就想著,可不可能有一天,我用自己的畫畫作品出一套卡片,設計一套流程應用我的卡片在教練或引導的服務裡?因為我發現在作畫以及解讀作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為教練對話提供一種不同的視野與效果,還可以進一步「推進」對話的深度、幫助客戶向內看見一些未曾發現過的體悟。當客戶透過自己作品,觀察它然後說出自己的故事,相對於直接分享,客戶在第一種情境裡的狀態比較客觀且安定。然後,這件事情就一直放在我心上。

2019年我參加了 Points of You® 認證系統,我想知道,圖像與教練之間到底可以產生什麼樣的火花?是不是和我 7年前想像的一樣?然後我發現,POY 整個場域的布置與要求,還有引導的精神與方式,與我設計的《能量恢復力工作坊》高度相似,需要很多自然與五感元素,讓學員在放鬆中逐漸深入產生更多的自我覺察。POY 旅程是一個向內探索之旅,在獲得認證的同時,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更深的看見自己、釋放自己並接納自己;最後你可以用自己經歷過的方式,去服務你身邊的人。歡迎您來體驗我體驗過的,感覺很美好。

【🌳 (28)公益活動】
4/20 日適逢二十四節氣的「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讓我們一起用 Points of You® 來想想,要如何用滋潤的方式活出我們的最佳狀態?

Photo by Duy Pham on Unsplash